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逸儒:民進黨敗選檢討報告評議

http://www.CRNTT.com   2012-02-28 09:06:10  


蔡逸儒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研究所教授蔡逸儒的文章“民進黨敗選檢討報告評議”,作者認為,民進黨今日最大的問題不在技術層面,而在心態及中國觀的問題。詳論如下:

  2月22日,民進黨敗選檢討報告正式出爐(《2012大選檢討報告》),其中重點包括兩岸、中間選民及藍綠板塊等問題。民進黨為此提出一些改進建議,諸如策略上必須更為細致,讓民衆安心,務實加強與中國雙向、具體交流,擺脫反中、鎖國形象,塑造治國能力,培養人材,以爭取中間選民,同時還要展現企圖心,並深入艱困選區,貫徹以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等等。

  其實若要檢討得失,從戰略到戰術,從兩岸到內政,從選舉動員、派系、經費到文宣、組織沒有不可以著墨的,連候選人本身的人格、操守、特質,領導風格與偶發事件,抹黑攻擊都應該加以討論。而且檢討得失不但要看自己的缺點,也要兼顧對手的長處,唯有全方位的檢討才能找出問題的症結,而其目的在於了解缺失,以勵來茲,而不在進行內部的清算與鬥爭。

  外界批評容易,要雞蛋裡挑骨頭更是易如反掌。一如既往,台灣各界對這次民進黨的敗選檢討有很多的批評,有的說是沒有把握重點,避重就輕;有的說是找錯了方向,還在諱疾忌醫;有的說敗選根本與兩岸無關,民進黨上了國民黨及共產黨的惡當,搞錯了問題的本質。不論如何,反正大家的共同結論都是:如果不能找出核心問題,民進黨不但找不回它的最後一裡路,恐怕還要長期在野。

  當然其中有些批評或許出於意識形態,有些出於譏諷挖苦,有些出於愛深責切,但若要說蔡英文所主導的檢討報告一無是處顯然並不盡合理。至少,民進黨認為,台灣一般民衆,尤其是中間選民及中產階級對民進黨執政的信賴感及支持度不足,這次大選中的“中國因素”和“九二共識”被國民黨成功地用“安定與成長”做為訴求,把問題包裝成經濟性議題,顯然都有一定程度的正確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