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釋永信困局:一位現代方丈的尷尬

http://www.CRNTT.com   2011-11-02 14:34:09  


 
談財產,“賬目比一般機關還嚴”

  幾天中,記者見到的釋永信,除了早晨誦經時會穿方丈的袈裟,平時的穿著和少林其他和尚並無兩樣。他口袋中揣著一款普通品牌的手機,也並非傳言中的蘋果手機。不過,白天辦公的側院里,倒是停放著傳說中那輛豪華大眾越野車。

  環球人物雜誌:我看到了您門口的豪車,不過沒有看到您穿豪華袈裟和用蘋果手機。

  釋永信:(笑)汽車、袈裟和蘋果手機是有。車是政府獎勵給我的,我平時穿的袈裟和全國其他和尚沒什麼兩樣。幾年前,別人確實送了我一件雲錦袈裟。當時少林功夫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認識了南京雲錦研究所所長,他們有這種傳統技能,就製作了一頂袈裟送給我。他們向媒體披露花了多少錢、用了多少工、價值多少。我一次也沒穿過,就當信徒送的一件禮品,等少林寺博物館建成,可以放進去留給少林寺的子孫。至於手機,等現在這部用壞了,我才會換。

  環球人物雜誌:少林寺現在的門票是100元,據說一年的遊客數量至少150萬人,是筆不少的收入。

  釋永信:你也看到了,我們僧人現在入寺都不便,不能走景區的道。門票的管理歸當地政府,其中30%,大概一年4000萬元,給少林寺。我們基本比較被動,到底賣了多少票,多少人是免票的,都是他們說了算,給我們多少是多少。從2005年到現在,還拖欠了4000多萬元,鄭州市委書記多次作了批示,但登封政府還沒有落實。我們不是普通百姓,也不能上訪(笑)。

  環球人物雜誌:拿到的錢,都用在哪裡了?

  釋永信:分給我們的門票收入,70%用於寺院建設,20%用於僧人的生活,10%用來做慈善。少林寺現有的建築,80%到90%都是改革開放後複建的。除了上世紀80年代,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累計支持過我們590萬元用於文物修復,其他上億元的修復資金都是我們自籌的。

  環球人物雜誌:這筆門票收入的賬目是您管理嗎?

  釋永信:(笑)我們的門票收入都是由當地政府派來的財務部門監管的,所有的花銷都必須有稅票,比一般機關還嚴格,因為關注的人多,是非之地嘛。所有錢都是收支兩條線,嚴格按照會計法,每年省市縣三級宗教部門都不定期來審賬。

  環球人物雜誌:您個人收入呢?

  釋永信:我主要是紅包錢。另外一個月的單資是700元,相當於工資。紅包來自信徒供養我的錢,大部分用在下院(僧寺分院)的恢復建設上,因為少林寺的錢只能在登封境內用,不能用到登封境外的寺廟,所以要我自己出。還有我的弟子求學,包括海外留學,費用都是我出。我們出家人也不講究吃穿,我的錢也沒有別的用途,從來不買什麼東西,也不應酬,沒有接待費用。

  環球人物雜誌:您在海外不是有很多公司嗎?

  釋永信:那是文化交流中心,我從來沒有用過海外公司這個詞,是別人篡改的。我把弟子派去40多個國家,多是對少林文化比較感興趣的地方。主要開禪修和功夫課程,有信徒來也可以做一些佛事活動,幫人祈福超度,坐禪養生,還有一些中醫保健。每個交流中心有幾百到上千平方米的面積,少則幾百學生,多則幾千,靠學員學費來付租金、請人員,收入只能說剛剛顧得住。

  環球人物雜誌:您在國外有別墅嗎?那30億美元是怎麼回事?

  釋永信:(笑)現在說這個和尚有30億美元的存款,再過幾年誰會相信?用幾十年的時間來檢驗吧。我不想糾纏在這裡,我現在更多的精力,是考慮少林寺今後的生存和傳承問題。

  環球人物雜誌:如果早知道做海外傳播會引起這些流言,是不是就不做了?

  釋永信:理想和現實很難統一,出家人,我們也希望自己待到山洞里面,搭個茅棚,一輩子清修。要都是這樣的話,佛教的傳承也就沒了。不能為社會服務,社會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現在全球化越來越近,少林文化是區域文化,只有被世界認可,我們才不至於被邊緣化。

  環球人物雜誌:您從什麼時候知道,不能待在“山洞”里?

  釋永信:1994年。那時候地方上一個肉食加工廠推出一款少林牌火腿腸,在中央電視台大肆做廣告,以山門為背景,從山門飛出幾根火腿腸,用少林功夫把火腿腸一根根斬斷。我們忍無可忍,提出來這是對佛門的侮辱,卻遭到很多威脅。當地很多幹部,社會上很多無賴,都來威脅我們。他們把現金送到我的房間里,要私了,讓他們繼續用少林寺的牌子,我個人得好處,寺院得好處。那不行。結果官司打了兩年半,在全國是首例寺院官司。從那時起,我就成了爭議的焦點。但我開始關注知識產權的問題,開始了解國際上的慣例,有了注册商標的意識,申報了文化遺產項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