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少林寺:一座寺廟的現代生存

http://www.CRNTT.com   2010-06-18 12:07:14  


釋永信疑問 —— 一座寺廟的現代生存
  中評社北京6月14日訊/探索頻道去少林寺拍紀錄片。據說,他們不知道如何翻譯“方丈”這個詞,於是將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直譯成“少林CEO”。以現代企業制度來比擬並分析一座寺院,這種稱謂准確嗎?解答這一疑問,我們必須回到並且進入少林寺本身。30年的改革開放,一座寺院正在發生生存方式的演進,如果我們失去觀察,任何答案不免武斷。以下即《三聯生活周刊》日前登載的長篇紀實“一座寺廟的現代生存”:

  釋永信疑問

  ◎李鴻穀  攝影◎張雷

  2004年,探索頻道去少林寺拍紀錄片。據說,他們不知道如何翻譯“方丈”這個詞,於是將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直譯成“少林CEO”。

  以現代企業制度來比擬並分析一座寺院,其間當然包含著一層公衆的疑問。這種稱謂准確嗎?答案,未必是或否那麼直接。解答這一疑問,我們必須回到並且進入少林寺本身。30年的改革開放,一座寺院正在發生生存方式的演進,如果我們失去觀察,任何答案不免武斷。

  在被稱為“CEO”兩年前,釋永信在“兩會”上提出議案,“減免信徒進入風景區內寺院門票”。這一議案並不因為僅僅只是“門票”問題而可以被輕薄。2005年,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個通知,

  《關於與宗教活動場所有關的游覽參觀點對宗教人士實行門票優惠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05]2714號)——由此可見門票問題涉及的範圍之廣泛。這才是中國宗教生存境況的一般性背景。

  但是,對於少林寺而言,門票問題是個悖論:一方面,方丈釋永信希望減免,最好取消;而另一方面,嵩山少林風景名勝區的門票100元一張,一年的收入超過1億元,而少林寺將從中獲得30%的收益分配。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這都是少林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風景區門票的政府收入與風景區裡寺院的分成,這是少林寺“經濟”構成的主體部分。但是,釋永信真實地希望減免——他向本刊記者坦陳其理由:

  信仰自由,卻因為門票而受到阻礙,無論怎樣講,這都不合適。發改委通知,亦系遵循這一原則而刊布。少林寺衆僧,比如監院釋延琳告訴本刊記者:未來門票的減免將是大勢所趨。但是,以依賴門票收入為主體的少林寺,在減免門票後,如何自立?這當然是悖論,同樣也是疑問。

  對於一座中國著名的寺院而言,其疑問並非門票問題這麼單純。1998年,少林寺到國家工商總局查詢“少林”商標,發現截止到此時,這一商標已被與少林或佛教毫無關聯的57種商品搶注。

  那麼,“少林寺”或者“少林”商標及其背後所隱含的知識產權,其歸屬究竟是在嵩山上的那座寺廟,還是全社會?或者,誰搶到(注册)就歸誰?這是釋永信與少林寺從自身的經歷,向這個時代提出的真正深刻的疑問。

  釋永信提出的疑問,看起來需要足夠的時間,在完善宗教、商標、知識產權、物權種種法律體系之後,才有最終明確而明朗的答案。但是,釋永信似乎等不及這一結果的到來。與其被動地讓別人來侵占並濫用“少林”這一有著1500年歷史的中國傳統資源,不如主動接受並進入這個時代,這是他和少林寺的選擇。釋永信的選擇,自然又引發了媒體與公衆的疑問。如此這般還是寺廟嗎?疑問是雙重的。

  平心而論,一座寺廟比如少林寺,無論在古代中國還是在現代社會,為生存而進入它所處的時代環境,並遵循時代的規則,自然而必須。只不過在當下中國這個時刻,我們需要更為本土的佛教比如少林寺為中國現代化提供傳統的智慧與知識資源,顯然,至少目前這一需求的滿足尚待時日——需求與供給在此處構成落差。公衆疑問的心理底因在此。

  當然,疑問——無論是公衆的還是釋永信的,只是我們進入、發現並理解一座中國寺院在現代社會生存的起點。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很坦誠地說:“我們所有的努力只不過在尋找一種生存的模式。對於少林寺,首先是傳承,之後是能夠滿足社會各界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公衆的需求以及信衆的需求。只要這樣,我們就能生存,就有價值。我們能夠提供什麼?生活方式、智慧和知識。”

  生活方式、智慧和知識,這是一個已經達成的結果?不。正處於中國重大時代轉型過程中的少林寺,這只是它開始的一個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