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實現包容性增長須去經濟增長的GDP化

http://www.CRNTT.com   2010-10-11 08:29:53  


 
  問題是,GDP自身有許多缺陷。比如,GDP不關心經濟活動的效率。挖一條溝能增加 GDP,再填上它也能增加GDP,這一挖一填,產生雙倍的GDP,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它是無效勞動,給社會增加不了任何財富,反而有可能在這一挖一填中,產生環境污染。GDP也不在乎發展差距問題。因為它追求的是總量,只要總量上去了,有沒有差距並不重要。諸如此類的缺陷,使得GDP只能作為一個現實中最不壞的指標來使用,假如把它拔高到一個不恰當的地步,成為決定官員政治生命的“生死牌”,肯定是沒有多少官員願把心思花在怎樣去解決民生的疾苦上,除非他不想升遷。

  要實現“包容性增長”,必須調整官員政績的考核方式,在經濟發展中去GDP化。事實上,考核方式的變化也關係到收入分配改革的實質推進。因為,收入分配改革是花錢的事,政府如果財力雄厚,可能會在公共服務上多掏一點,給人們多提高一點工資;但大部分仍會投向生產性領域,因為從現實來看,最方便和有效的增加GDP的方式無非是上項目,搞投資。這也就是科學發展觀在中國提倡了那麼多年,解決民生問題也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一些地方仍然我行我素,大搞招商引資的原因。

  文章認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在民生和民權問題全面凸顯的當下,必須把關注的重點轉向財富的分配而不僅僅是GDP的創造。儘管在這一過程中,會存在體制的慣性和既得利益的阻擾,但須強調,已到了轉變的時刻。只有這樣,“包容性增長”才能實現,財富的公平分享才有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