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古董商販狂淘寶 掏空文化記憶

http://www.CRNTT.com   2009-07-08 11:57:06  


中國民衆富裕起來,對古董的興趣大增。
  中評社北京7月8日訊/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今天在《人民日報》登出了由該報記者呂紹剛整理的文章“別讓歷史遺存變成幹癟的軀殼 ”。作者認爲:“來自各地的大量歷史遺存進入市場後,再沒人知道這些東西確定的出處,它所承載的文化和風俗信息便立即消失。另一面,那些古村落和歷史街區千百年來積澱的文化內涵被掏空了。失去了見證物的歷史會變得虛無縹緲。建築殘存的古村落大部分已徒具著美麗的容顔,像一本書,只有書皮與書名,沒有內頁和內容”。文章内容入下:

  近年來,我在許多古村落考察時都感到一種失落與茫然:一些歷史村落與街區,似是不錯,遠遠看去,古建築一幢幢優美地立在那裡。可是如果穿門入戶就會發現,歷史只是在它的軀殼上,并不在其中:裡邊的家具什物早都面目全非,看不到任何地域特色和文化細節。

  一個不為人注意但卻十分致命的原因,便是近20年古董市場開放以來,古董商販們的大量“淘寶”。

  在上世紀80年代末,古董市場熱銷的是古代珍玩、書畫陶器、金神玉佛、明清家具。等到這些世代家傳的細軟賣得差不多了,及至90年代末,就漸漸變成老照片、房契、當票、信札和各類具有文化特色與歷史感的生活物品。連臉盆架、油燈、衣帽、梳妝匣、煙袋、車輛與農具,也一樣不剩地全折騰出來。

  不久前,我們在貴州省進行美術遺產普查時發現,許多苗族侗族村寨中已經看不到古老而迷人的服飾了,古董商販已經在這裡“淘寶”淘了20年!再比如老家具,在山西的村落無法再找到像樣的“山西貨”,在山東大地上也很難碰到純樸的“山東貨”了。青藏鐵路一開通,曾經很難見到旅行者的阿裡與墨脫,如今常常可以看見古董商販出沒的身影。西藏文物保護專家葉星生對我說:“才這麼短的時間,連西藏邊遠地區的人家裡,古老的東西也已經寥如晨星。”

  這些來自各地的大量歷史遺存進入市場後,再沒人知道這些東西確定的出處,它所承載的文化和風俗信息便立即消失。另一面,那些古村落和歷史街區千百年來積澱的文化內涵被掏空了。失去了見證物的歷史會變得虛無縹緲。建築殘存的古村落大部分已徒具著美麗的容顔。像一本書,只有書皮與書名,沒有內頁和內容。

  這恐怕是古村落和歷史街區保護最致命的問題。你可以下決心保住一片古建築。但怎樣保持它的氣質和內涵不流散呢?“文化空巢”該如何積極應對呢?我覺得,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建立各種小型博物館。

  比如,維也納有23個區,每個區一個博物館,都不大。居民們把自己不再需要卻有歷史價值的東西,送進去,或捐或賣。這樣的博物館在歐洲各國,無論是城市還是村莊,都隨處可見。

  我們也可以因地制宜,建立古村落和歷史街區博物館。這種博物館不要奢華,開始時只需要幾間屋子,關鍵是要將僅存無多的歷史文化細節,盡快搶救性地收集起來。這種博物館可以是民辦公助,也可以是公辦民助,還可以是私人興辦。博物館無需很多經費,卻可以在旅游中發揮持久的作用。在文化上,它應是農村新文化建設的根基,是一方水土歷史創造的歸宿,也是一種地域精神的聚集與弘揚。

  歷史不能沒有見證者。歷史村落與建築,不能變成一個個幹癟的軀殼和空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