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國際化的冷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09-05-03 08:39:05  


 
   危機的爆發讓擁有巨額外匯儲備的國家陷入了進退維穀的僵局。一方面,美聯儲發行大量的美元來拯救國內經濟,這無異於重演信息產業泡沫破滅時再造房地產泡沫的舊戲,而由於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它在各國的外匯儲備中都占據著重要的角色,聯儲的這一行為勢必導致美元貶值,從而使所有的外匯儲備國蒙受損失。但倘若美國不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促使國內經濟形勢快速穩定下來,美元的前景則會更加糟糕。無論採取何種政策,儲備國的損失似乎都在所難免;更令人擔憂的是,聯儲的定量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否能夠做到在適當的時機及時退出,這完全取決於美國自身的國家利益。

  因此,擺在發展中國家面前的是一個兩難選擇:選擇美元,意味著承受貨幣濫發的風險;放棄美元,又暫時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按照金融學理論,在高風險的情況下,人們會要求貨幣的風險貼水上升,從而利率上升。但現實是,美元在不斷降息的情況下,不但沒有崩潰反而在逐漸走強,足見美國的國債依然是投資者避險的天堂,而發展中國家可以影響或者左右美元的力量依然微乎其微。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受到了廣泛關注。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人民幣的幣值穩定,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時機走向成熟。在操作層面,人民幣在與周邊國家的結算已經有了成功的先例,並且流通範圍不斷擴大。但是,從區域經濟走向國際市場,需要時間進行過渡。在國際貿易結算當中,一種貨幣能否被普遍接受,並不取決於主權國家的意志,而取決於微觀經濟體的市場選擇,它是自然競爭的結果而非政府的決策。而人民幣國際化將面臨的自由兌換及資本市場開放,可能導致投機攻擊的風險,以及貨幣政策調控難度的加大,這都對貨幣發行國的金融體系的穩健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國際化無疑是一項正確的戰略選擇,而在推進的過程中,需要人民幣在亞洲區域經濟當中的角色轉換,需要對國內金融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也需要提升國內金融機構和企業的整體素質與風險控制能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