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公衆有權知道代表委員在幹甚麼

http://www.CRNTT.com   2009-03-07 10:26:43  


公衆對提案的深度關切,也是一種時代進步。
  中評社北京3月7日訊/红网今天登出舒圣祥的文章,強調“公衆有權知道代表委員在幹什麼”。作者認爲:“每位代表委員都帶來了什麼提案議案,每一份提案議案最終又是被怎樣辦複的,不應該成為秘密。一年一度的兩會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我們不應該錯過這樣的機會,培養公民踴躍關注國事的習慣和積極參政議政的能力。”文章内容如下:
 
   兩會大幕剛啓,公衆能感受到最多的有兩類信息,一是各路記者辛苦采訪來的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一是大會堂門前記者“圍追堵截”代表委員的各種花絮。碰上熟知的代表委員,記者同志開口第一句一般都是:“今年帶來了什麼提案(或議案)?”運氣好的記者,能把代表委員提案議案的核心內容搞到手,於是就成了我們所能看到的兩會新聞和各種熱門話題;運氣不好的記者,則只能留下諸如“女記者抱住張藝謀委員要求采訪”之類的兩會花絮。
  
  我們知道,代表委員履職的兩項重要方式,一是提案議案,一是投票表決。其中,提案議案尤能體現一個代表委員的履職責任心和參政議政素質。換句話說,提出一份或多份基於認真調查和深入思考的有價值含量的提案議案,能够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代表委員是否真正稱職。代表委員不是一種榮譽,而是代議制制度設計中的重要參政代表,代表委員的履職責任感和參政素質,直接決定著兩會的質量和水平。
  
  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是:在被公布出來的提案議案中,有很多熟面孔。其中有一些是很有價值的,卻一直未能得到落實,於是一些代表委員就鍥而不舍地接連提,比如建議將《公務員財產申報法》列入立法規劃,就有好多位代表委員年年提;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卻頗為“雷人”,不僅大多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且往往是去年別人提過的,今年他就來提,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當作一篇時評投出去,恐怕都很少有報刊編輯看得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