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製造面臨新產業形態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3-03-09 09:43:59  


  中評社北京3月9日訊/近日有報道稱,全球最大電子產品代工製造商富士康已在中國幾乎所有廠區下達招工凍結令。過去很多年,富士康一直對於勞動力有著巨大的渴求,甚至各地政府動用公權力和財政力量為其招工。最近富士康一外部招聘人員稱,富士康今年對工人的需求與2009年一樣低。

  證券時報發表東航國際金融公司陳東海文章分析,2009年全球正在經濟危機的深淵里,富士康對於勞動力的需求低迷是容易理解的。而對這次停止招工的原因,有傳聞說是iPhone5訂單下降導致的,富士康和蘋果公司對此都予以否認了。考慮到從2011年7月起,富士康提出三年引入100萬台機器人戰略,所以停止招工的原因或許不是蘋果產品市場的原因,而是生產方式的重大調整與變化。

  富士康的大規模集中生產,是中國製造業多年來輝煌的主要象徵,也是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全球製造業和國際貿易生態的主要代表。這種產業形態典型地體現了以下特征:產品製造與設計、銷售相分離,製造業倚重廉價勞動力和高度發達的物流業、由過度消費和產能無限擴張作為這種產業形態的經濟基礎。

  之所以這些年以富士康為代表的中國製造能冠絕全球,是因為中國在全球有獨一無二的兩大優勢,契合了近20年來全球產業形態。一是物流和產業集群的優勢,一是生產成本的優勢。由於中國的連年的超高投資,使得中國的基礎設施和物流形態在全球有著明顯的優勢,加上幅員和人口的原因,使得中國製造取得了無與倫比的集群的效應。這一優勢,使得各新興和欠發達經濟體無法與中國製造業競爭。更重要的,是中國低人工成本和低環境成本,取得了對於發達經濟體絕對的競爭優勢。

  但是一定時期和一定產業形態下的優勢不是可以永久享有的。一個成熟的產業形態,在穩定一定時期以後,一定會遭受創造性的破壞,從而出現新的產業形態。二戰前後,工業化是主要的產業形態;上個世紀60年代以後,工業國家工廠外移、去工業化為主要產業形態;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製造業外包、服務業占主導為主要產業形態;21世紀初,全球信息化為主要產業形態,這個時期的產業形態主要體現為: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的普及、智能產品的廣泛應用、人們生活和工作廣泛依托網絡和IT等信息化工具。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