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為中國製造尋找路標 | |
http://www.CRNTT.com 2012-09-22 09:04:32 |
中國青年報發表署名眾石的文章表示,每到經濟低迷、青黃不接時,身處市場前段的企業家們會樂於反躬自省。但這一次似乎與往常不同。用海爾集團張瑞敏的話說,“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獲得了全世界公認的高速增長,但我們只不過是追趕型成功,追趕型最大的特點就是你可以有路標的,有追趕對象的,有模式可借鑒的”,可如今,“最大的問題是,路標在哪里?我們將進入一個沒有路標的時代”。 幹製造業不是寫小說,需要一些想象力,但主要功夫靠積累。而且,這必須是長期的、持之以恒的,靠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技術攻關和市場歷練,才能積累下來有限的成功。一直以來,中國製造是“有先生的”,港貨、日貨、美國貨、德國貨,都曾是我們的“路標”。 文章分析,“德國製造”的經驗格外珍貴,可以用兩個“專”字概括。 其一是“專業”。德國大企業屈指可數,能夠支撐起這些“大家夥”競爭力的不是壟斷資源,而是為大企業做配套的、遍布德國鄉村的中小型企業。他們大多擁有獨特的技術專利,並在一個細分產品上精益求精,無人能替代,被譽為“隱形冠軍”。比如,專做門鎖、鉸鏈和玻璃幕牆的多爾曼公司,年銷售額7億歐元,工廠開到了上海和杜拜,其專利權數量在德國能排在50強。據統計,類似的“小巨人”公司在德國有1300多家。 當然,著名的寶馬公司和專營汽車零部件的博世集團,在技術創新方面也相當令人嘆服。據估算,這兩家企業占全球汽車工業技術創新的三分之二。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構成了德國製造的脊梁和筋骨。 工業化是個系統工程,優良的品質是一個零件一個零件集合起來的。只要有一個環節有瑕疵或紕漏,就無法實現精益製造。相比“德國製造”的專業化程度,一度以分工精細而著稱的“溫州製造”就顯得相當落伍了。 差別其實不大,專業化分工之後,能否致力於研發,實現獨有的技術創新並獲得專利權,是衡量一家企業製造能力強與弱的關鍵。迄今為止,“中國製造”在這方面確實沒太多可稱道之處。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