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企改革需要決策者更大的決心

http://www.CRNTT.com   2012-11-03 09:38:46  


 
  文章認為,國有企業的背後是國家信用。為什麼中石油、中石化在海外的併購頻頻受挫,就是因為西方國家認為它們有政府強大的財政支持,跟一般的市場化企業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屬於不公平競爭,所以不會讓你去控制它的一些產業。在國內,銀行融資更傾向於國企,同樣是因為有國家信用背書,大家相信作為國有企業不會隨便倒閉,就算還不起,呆賬壞賬核銷也容易。因此,很多國有企業項目決策失誤最後都是政府買單。

  國有企業的強勢使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家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為自己辛苦創業,好不容易才有一點微薄的利潤,而國有企業卻可以利用國家配置的資源和國家信用坐享其成,獲取暴利,這是極不公平的。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家都想著去做投機性的暴利項目,搞短平快的炒作,這種社會風氣的大背景就是國有企業的壟斷地位,使他們對創業和創新失去信心。但是,我們要認識到,國企改革不是簡單的產權變革,而是有其他更豐富的內容,需要進行整體設計。

  過去在國企改革過程中有很多不公正的地方,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導致社會大眾的質疑,甚至反對。因此,當前對於國企改革大家都噤若寒蟬、投鼠忌器,擔心搞不好就會有侵吞國有資產的事情出現,而來自國有企業內部的阻力更大,它們已經形成巨大的利益集團阻撓改革。

  文章稱,眼下,國有企業的監管方式和治理結構都進行了一定改革,比如建立了業績考核、重大責任追究機制,建立了根據經營管理績效、風險、責任確定企業負責人薪酬的制度,實現“業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並加強了產權流轉監督,形成覆蓋全國的國有產權交易監控平台,強化財務監督、外派監事會監督、審計監督、紀檢監察監督和巡視監督。

  這些監管活動表面上是從制度上遏制國有資產流失,但實際上已經使國企的經營管理陷入循環怪圈,既監督過緊,使企業失去活力和創新力,監督放鬆,又使國企失去統一管理標準,國企上繳利潤微薄,而內部高管和員工獲得巨大利益。顯然,這些制度上的修補已經陷入兩難境地,並不能代替真正的改革,決策層需要拿出更大的決心,去撼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