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棄核:科學決策擰不過民意的大腿

http://www.CRNTT.com   2012-06-04 10:35:58  


福島之後的日本核電不是科學家和官員說上就上,更重要是如何讓民衆相信
  中評社北京6月4日訊/日本福島核電事故一周年後,日本於上月初宣布核電站全部停運,前首相菅直人在國會聽證會承認核電政策和福島核災難處理過程有重大失誤。從擁核到棄核這場持續的論爭給我們諸多反思,核電不是科學家和官員說上就上,更重要是如何讓民眾相信。

  一、經濟需要核電?核電並非市場自主選擇

  日本原子能委員會中支持核能的成員認為核電占市場份額大說明這種能源受市場青睞,棄核會使電力成本劇增,導致企業外逃;可能引發電荒。這些擔憂看似有理,其實全是杯弓蛇影。

  核電沒有市場競爭力,1998年始日本核能預算的三分之二都花在政府補貼和核能研發

  日本經貿工業部資源能源廳在2003年對境內各種發電方式的成本做過比較,結論在40年運營期限內,核電的成本效益是水電和燃油發電的兩倍。但這個比較是基於私營企業的市場運營成本,完全忽略了日本核電運營的主要資金來源——政府補貼。從1998年開始,每年日本政府在核能上預算額度是5000億日元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是對核電站所在地市政的補貼,還有三分之一是在核能研發上的開銷。《三類能源開發法》規定日本每度電的電費里必須包含400日元“電力開發稅”,私營電力企業對核電研發的投資不到政府預算十分之一(在2003年只有270億日元)。

  2011年8月,智庫“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判斷日本政府從3月福島事件發生後到當時為止至少補貼東電公司2460億美元。為支付這筆額外的補貼,每度電里向消費者多征了3.7美分的“電力開發稅”。2012年5月12日,日本政府決定再向東京電力公司注資一兆日元(1250億美元),占有75%的股份,東電被徹底國有化。《經濟學人》雜誌在報道此事的文章中回顧了日本電力行業歷史:“從1980年代開始,電力企業就開始不像充滿活力的公司了,倒像臃腫蹣跚的政府機構。電力企業的老板們更傾向於做操弄權柄的政客,而非經營實業的商人。現在,官方終於正式接管東電了。”

  四分之三的日本公司支持廢止核能,受訪企業表示轉移企業並非有效較少能耗的方式

  據路透社5月25日調查,四分之三的日本公司支持廢止核能。27%的受訪企業表示反對繼續開發核能的想法,18%全力支持結束現有核電企業,55%表示只要有合理替代方案就支持全部廢核。智庫“日生基礎研究所”的經濟調查室長齋藤太郎認為:“日本企業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應對核電站紛紛停機下線的狀況,現在調查結果如此不令人驚訝。如果願意的話我們(日本企業)沒有核能也能生存,只是在找到替代方案前要暫時依靠火電。”日本最大的商務游說組織“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也進行了問卷調查。製造業和非製造業的受訪企業都表示將企業運營活動轉移到海外不是“有效的”和“最有效的”減少能耗方式。

  二、核電是安全的?技術進步並無法避免災難

  核電並不是“清潔能源”,核電站運營期的三分之二收益要支付消耗化石燃料成本

  核反應堆在發電時雖不排放溫室氣體,但發電只是核燃料循環過程中的一環,這個過程還包括了開採鈾礦石、初加工提取金屬形態的鈾、將金屬鈾轉化成氣態鈾等,遠比傳統的火電燃料處理要昂貴、繁瑣和耗能。要完成這些步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化石燃料的使用,根據德國環保研究所1997年的報告,核反應堆每發一度電就要產生33克的碳排放量。按照澳大利亞物理學家海倫?考爾迪科特2006年出版作品中的估算,在一座核電站40—45年的運營期限里,有32年的收益要用來支付核燃料循環中消耗的化石燃料成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