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失業 臺灣人自己要爭氣 | |
http://www.CRNTT.com 2009-04-07 09:27:29 |
陸客來台觀光,曾發生這樣的事,大陸領隊搶台灣導遊的麥克風,自己當起導遊解說:“這是日月潭,耶穌堂是蔣中正和宋美齡的御用禮拜堂…。”隨著陸客團愈來愈多,台灣導遊如果不做功課,很快就會被問倒。 此外,為保障勞工就業,“勞委會” 宣布裁減三萬外勞,結果短短兩個月驟降一萬五千多人。其中製造業減幅最大,比去年同期少了一成,評估會一直減少。儘管不景氣,本勞對製造業三班工作的就業意願仍不高,廠商都希望再聘外勞。 兩則新聞,同樣透露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背後因素:實力、拚勁與吃苦精神的不足。想要工作、想不失業,要建立“不可取代性”,三項要件缺一不可。 實力不需多說,工作要有實力更是一般常識。如果導遊不敬業或努力不夠,對景點的自然、人文或歷史知識一知半解,競爭優勢和不可取代性當然降低。因此,中高齡隨時可被年輕人取代,年輕勞工也隨時可被外勞取代。 再談拚勁與吃苦精神。許多人承認,台灣的競爭力正在流失。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即說:“現在大學生多很多,但素質不高,企業根本不敢用。為何台灣學子在世界資訊舞台的競賽中,表現與產值完全不成正比!” 其他企業家也表示,台灣人才的量雖然提高,素質卻降低,“現在學生學得很廣,但基礎功做得不紮實,研究生連數據測量都做不好,跟以前比起來,不論念書或敬業態度都不夠。” 至於製造業的三班工作,本勞就業意願不高是多年的老問題,政府傾向緊縮外勞,中小企業、傳統產業卻都希望多聘外勞,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看來外勞搶本勞工作,也是現實不得不然。 民眾若再不改變就業態度,不在實力、拚勁與吃苦方面加把勁,政府再怎麼想方設法降低失業率,成效都將有限。畢竟政府給的只是釣竿,該怎麼釣、釣最多的魚,看你先如何裝備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