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經濟再平衡的實質

http://www.CRNTT.com   2010-03-25 09:03:21  


 
  一、對全球經濟中的東亞經濟體來說,由於1990年代的金融危機的衝擊,各國都採取了審慎的金融自由化政策,特別是資本賬戶的對外開放進程逐漸放緩,因此金融危機對這些國家的直接衝擊程度有限,然而,全球經濟失衡調整所伴隨的中心國家的需求下降,必然對這些國家的生產產生直接的衝擊。

  二、根據歷史的經驗,全球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必須建立在制度創新或技術創新的基礎上,1929-1933年的大危機之後,至少是在全球貨幣體系的創新、福特製度的管理創新、以及美國凱恩斯主義順周期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創新的基礎上,才逐步步入了1960年代的增長繁榮;而1973-1975年的危機也是在IT技術創新的基礎上,才迎來了1990年代的新經濟時代。然而從2007年危機爆發至今,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技術和制度創新的跡象,有關新能源和環保產業的技術也還只停留在概念炒作的層面上。因此,任何經濟指標所反映出的經濟復甦跡象目前都缺乏創新的基礎。

  三、在缺乏創新的前提條件下,全球經濟的復甦現象又該作何解釋呢?從積極的意義上講,這說明現存的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依然沒有發展到極致的地步,它仍然還能夠維持下去,即復甦意味著全球經濟還會回到全球經濟失衡的狀況中去。從歷史的角度看,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的經濟全球化的格局,儘管存在著“中心—外圍”不平衡發展的特征,但是,這種國際經濟格局是建立在金融中心和製造業中心相分離的國際分工格局的基礎上的,這種分工格局與歷史曾經出現過的工業中心與金融中心相融合,與落後農業國的國際分工體系相比較,至少避免了發達國家之間的制度演進的同質化趨勢,因而也就避免了發達國家間在資源、市場及殖民地控制權上的紛爭。當然,在全球失衡的格局中,各國利益間的差異始終是存在的,而危機之後,各國間的博弈如果不是以軍事衝突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話,那麼現存的國際經濟格局的維持就是有可能存在下去的。

  從消極的意義上講,在缺乏創新基礎的情況下,全球經濟出現復甦的跡象,則說明針對現存全球經濟格局的調整遠沒有到位,今後若干年中類似的經濟調整還會反覆出現,直至新的全球經濟的增長方式的出現,新一輪的全球經濟的繁榮階段才會到來。

全球經濟失衡的趨勢沒有改變

  文章指出,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進程中,由發達國家的危機所引發的世界經濟危機,第一次對中國經濟形成了直接的衝擊和影響;同時,本輪危機與以往危機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中國因素在危機之後的復甦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本輪危機的性質是全球經濟失衡風險的系統釋放的話,那麼,人們會希望通過危機——作為強制性調整的手段,來消除全球經濟失衡,實現全球經濟的再平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