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下滑不必過憂 結構調整乃重心 | |
http://www.CRNTT.com 2009-09-03 10:29:23 |
第一財經發表社論表示,應當如何看待進入三季度以來銀行信貸投放量的變化?信貸的大幅收縮,真的是貨幣政策開始收緊的結果嗎?未來流動性的走向將會如何?如果不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做出理性的判斷,不僅無助於舒緩市場中的恐慌情緒、重樹社會各界對經濟復甦的信心,也會影響對宏觀經濟走勢的研判。 需要明確的是,上半年實際操作中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帶來的信貸狂飈已經終結,但對當前信貸大幅收縮過分擔憂卻大可不必。歷史低位的市場基準利率和仍然居高不下的貨幣增速,意味著下半年資金供給仍將充裕。 文章分析,儘管從表面上看,進入7月份以來,銀行信貸確實出現了明顯的收緊態勢,相關管理部門似乎都為銀行信貸的收緊作出了明示或暗示。但是,如果深入分析,可以發現,銀行信貸並沒有出現實質性的緊縮局面,只是因為票據融資到期騰挪出來的存量信貸空間,造成當前信貸增量驟減。 在上半年,特別是在一季度,銀行新增信貸的井噴,票據融資可謂居功至偉。由於當前銀行商業票據的最長期限為6個月,1月份的票據融資,實際上在7月份已經到期。因此,可以認為,進入7月份以來新增信貸的降溫,票據融資亦是功不可沒。在7月份3559億元的金融機構新增信貸中,如果剔除票據融資規模,中長期貸款增長5514億元,與1~7月份平均月度新增水平6500億元相差並不大。可以認為,7月份實際信貸規模依然保持了較為旺盛的勢頭。 再看8月份,需要指出的是,2月份4870億元的票據融資增量,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最高值,若按照這些票據都是6個月的期限來計算,8月份將有近5000億元的票據融資到期。這就意味著,在分析8月份新增信貸規模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近5000億元商業票據到期造成的信貸空洞。另外,由於今年3月份的票據融資為3691億元,儘管規模小於前2個月,但顯著高於4月份以後的票據融資規模。因此,9月份的票據到期問題亦為未來保持信貸增量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不可否認,一季度票據融資的飈升,使得三季度各月的新增信貸都可能出現失真的問題。票據到期在客觀上為商業銀行保持信貸增量增加了難度——僅是消化和填補票據到期而騰挪出來的空間,就可能造成部門信貸存量表現為負增長。因此,在三季度即使新增信貸出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也不能武斷地認為信貸出現了緊縮或者大幅收窄。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以認為當前還不必過分擔憂所謂的信貸緊縮。事實上,上半年信貸規模“井噴”,已經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比如,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樓市,不僅刺激了市場的投機氣氛,也帶來了銀行業信貸資金的安全隱患。另外,從空間上看,前期信貸投放進入相關產業、行業的規模和速度並不一致,產業間獲得信貸資金難易和多少的差異度很大,這使得不同產業在復甦步伐上出現了“跑得快”和“跑得慢”現象,而由於獲得信貸資金量的不均,導致出現部分產業資金支持不足以及部分產業產能過剩並存的現象。 進一步看,即使是上半年高達7.37萬億元的天量信貸,進入中小企業的資金連10%都不到。在貸款難的擠壓下,多數中小企業只能靠自有資金慢慢滾動發展,急需用錢就在民間高息拆解,這對於在金融危機衝擊下處境艱難的出口導向型中小企業,形勢非常不利。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和解決就業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果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那麼必將阻礙實體經濟的進一步復甦。 文章最後說,當前,拉動經濟發展的重點已經轉移到“保增長”基礎上的“調結構”。在當前的形勢下,更重要的任務,是如何積極調整信貸投向結構,能否根據各行業復甦的趨勢、進程,更加優化地配置資金,把寶貴的資金用到真正能夠推動經濟上升的地方,為實體經濟復甦提供強大的保障。也只有將信貸資金更多地引導到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結構優化的行業中,才能從根本上為經濟的長期均衡增長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也能更大程度地保證信貸資金的安全和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