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危機之下的結構調整與政策路徑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09-08-17 10:46:36  


在一系列刺激方案之下政府并沒有忽略經濟結構的調整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訊/去年年底推出的四萬億經濟刺激方案主要集中在投資領域,這在當時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應急之策。如果說這一政策有什麼不良後果,目前還沒有充分暴露出來,但是比較容易產生的問題可能有兩個:一是政府投資的效率多少令人擔憂;二是大量的政府投資需要通過銀行信貸來融資,所以銀行資產的質量、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可能存在一些潛在的壓力和風險。兩害相權取其輕,現在看來,承擔這樣的風險是有必要的。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副主任高善文文章表示,四萬億的財政刺激方案,重點是在保增長,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因為面對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經濟急速收縮的形勢,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一定是首先穩定經濟,在當時的條件下去討論一些結構性問題或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都不現實,甚至現在,最為緊迫的問題仍然是穩定經濟增速。經濟結構調整是一個中長期問題,只有當經濟形勢相對穩定的時候,再來討論才比較從容。 

  但是在一系列刺激方案之下,政府並沒有忽略經濟結構的調整。政府推出了這麼多的行業振興規劃,在社保、養老方面投下巨資,實際上都是為了真正提升中長期的消費,解決結構性問題。只是在當時,從中央到地方,特別是地方政府穩定經濟、擴張需求的願望非常強烈,所以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保增長被放在了壓倒性的地位。但是,從當時的政策設計意圖和具體導向來看,政府對結構調整問題是非常重視的,只是要取得全面的效果還需要一個過程。 

    經濟過熱暫無可能 貨幣政策明年可轉中性 

  文章認為,上半年充沛的流動性給經濟復甦提供了保障,但現在看來經濟過熱的風險暫時還很小。衡量經濟過熱有一系列指標:第一,國際收支大幅惡化,進口大幅上升,出口大幅下降,經常賬戶收支出現赤字;第二,基礎設施的保障受到很大壓力,電力、運輸供應緊張;第三,大範圍的通貨膨脹壓力,勞動力供不應求。如果經濟面只出現某一方面特征,如全球價格上漲導致輸入性通脹,投資增速加快,資產價格上漲,則很難斷定是經濟過熱,還要看進出口、基礎設施的保障、勞動力市場等會不會有問題。 

  之所以判斷現在經濟過熱的風險很小,是因為全球經濟還比較弱,這意味著全球性的資源保障能力比較強,國內不會遭遇嚴重的供應瓶頸。現在的電力供應充足,港口和運輸能力存在嚴重過剩,在這種背景下,基礎設施保障,全球範圍內的資源供應的保障,再加上勞動力過剩,都意味著經濟不會很快過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