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胡會 可能性有多大 | |
http://www.CRNTT.com 2009-06-17 11:51:34 |
不是說北京不想透過最高領導人的見面溝通,來發展兩岸更密切的關係,而是北京一向把高層政治談判放在法理和原則的層次上,和一般的經貿、文化等的交流談判有所不同。北京目前的態度是以經濟優先,但“最終”不能迴避政治問題。現在看來,有三件事令“馬胡會”的可能性實在微乎其微。 首先,馬英九是“中華民國”“總統”,胡錦濤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兩人若以政府領導人身分見面會談,那正是胡錦濤在“胡六點”中所言的“造成兩個中國的情況”,是北京不能接受的。如果馬不以“總統”身分與會,台灣的民意同意度有多高,是個大問題。北京對本土化和去中國化之後的台灣,有深入的瞭解,故一再主張“經濟優先、政治後行”的道理在此,所以不會把“馬胡會”列為優先考量。 如果馬公開宣示以黨主席身分與會,那民進黨的反彈會有多大,馬自己應會慎重評估。過去,“連胡會”是因為國民黨在野的緣故,“吳胡會”是因為吳伯雄不具任何官方高層身分,操作起來較為容易,國際的觀瞻上也較不敏感。 其次,馬英九個人理念亦是重點。中共在策略方法上固然講求現實性和靈活性,然在理念原則上卻相當堅持。北京認為連戰、吳伯雄對一中的立場比馬英九清晰堅定,馬英九態度模糊,立場不一致。而台灣在“主權”問題上的爭論,如陳菊在北京的發言以及用中華台北名義參加世衛的爭議,北京都十分關注。大致上,民進黨用台灣“主權”對抗中國“主權”,而國民黨則有意保持模糊。北京界定保持“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係中國的核心利益。 因此,兩岸要進行高層政治談判,台北就先要把六個問題說清楚:一、“中華民國”“憲法”是否為一中憲法?二、“中華民國”的“主權”是否為中國“主權”?三、台澎金馬是否涵蓋在“中華民國”“主權”範疇?四、台灣“主權”是否獨立於中國“主權”之外?五、台灣是地理名詞還是“國家”概念?六、中華和中國是否為同義概念?問題講明白了,將有助於開展政治談判。 其三,中共將於二○一二年舉行十八大,屆時年過七十的胡錦濤交棒的可能性很大,馬英九曾表示希望在第二任內進行結束敵對狀態並簽署和平協議。果若如此,那馬要面對的將是第五代的習近平、李克強等人,屆時發展兩岸關係的決策將落在第五代領導人身上。未來三年,北京對台政策的主軸將放在非政治領域的層面,深化兩岸的合作交流,以實際民生利益為要。不過可能有個變數,那就是民進黨因素。民進黨正面臨十字路口,北京國台辦設立政黨局,就是事先因應台灣內部新形勢的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