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台灣當局南海政策有何新動向?

http://www.CRNTT.com   2016-10-18 00:08:41  


 
  台灣當局南海政策的政治割據邏輯

  南海問題歸根結底是政治問題,政治因素是決定台灣南海政策的內生變數。正是在多重復合博弈結構中,台灣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但也正是在多重復合博弈結構中,台灣的南海政策選擇面臨著諸多政治困境,呈現出政治割據邏輯。

  (一)基於政治關係定位的台灣南海政策主軸

  南海是兩岸發生聯結的重要領域,如果說兩岸在內部和台海都形成了“分治”的現狀,那麼南海是唯一由兩岸共同治理的領土,並且長期以來保持默契。⑫可以說,兩岸長期以來在南海問題上以 “領海一中”來體現“九二共識”。台灣的南海政策受兩岸關係的影響非常大,是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焦點和觀察台灣大陸政策的視窗。⑬在分隔初期,兩岸雖然在南海問題上的主張基本一致,但台灣當局由於堅持“漢賊不兩立”的大陸政策,1970年後因“一個中國代表權”之爭,台灣為維持與東南亞國家的“外交關係”,南海政策逐漸走向消極。在李登輝執政初期,1991年台灣當局將兩岸關係定位為“一國兩區”,1993年制定了《南海政策綱領》作為其南海政策的最高指導規則,明確規定南海政策配合國家統一綱領研擬相關對策及計劃。1999年拋出“兩國論”之後,為了擺脫對大陸的過度依賴,台灣推行“南向政策”,其南海主權要求和政策實施力度不斷減弱。2000年後,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論”,以“台灣”代替“中華民國”以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身份主張“南海主權”。馬英九上台後,兩岸政策又回到“一國兩區”,在南海問題上堅持“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強調“中華民國”在解決南海問題的地位和作用,實質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在南海領域的體現。因此,身份認知決定利益選擇,兩岸問題橫亙在南海問題之中,台灣的南海政策受到兩岸政治定位立場的影響,只有建立真正的集體身份認知,共同夯實兩岸一中的共同政治基礎,才會實現台灣南海政策的穩定性與明確性。⑭馬英九的南海政策也是建立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政治基礎上,520後台灣當局的南海政策也會受到民進黨兩岸定位的影響。

  (二)受制於政治張力的台灣南海政策選擇

  台灣在南海事務多重復合博弈結構中處於正中心,夾在美日、菲越和大陸的戰略爭奪中。台灣在身份定位上尚未與大陸取得共識,又與其他國家的立場存在著結構性分歧。兩岸政治定位問題促使台灣的南海政策不斷國際化,但這與台灣的國際地位是不相符合。⑮由於南海事務涉及到“國家主權”、“國號”等敏感的政治問題,台灣在南海事務的參與上不可避免會遇到身份難題。大陸對“一個中國”採取“內外有別”的處理方法,在國際上奉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參與不可避免會涉及到國家統一前政治定位的結構性難題,與大陸合作就讓人感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東南亞各國與大陸之間存在著重大利益關聯,實行“一個中國”外交政策,不可能在南海問題上承認台灣的“主權地位”,台灣不可能繞開大陸參與南海談判。南海事務對台灣來說非常重要,也是台灣民眾關切的要點,如馬英九登太平島在台灣獲得62%民眾支持,如果不積極參與可能會在南海事務中被邊緣化。在這種情況下,台灣試圖以參與南海事務為契機拓展國際空間,實際上是做給大陸、東南亞各國和美國來看,平衡各方需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