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蔡英文東海南海政策緣何模糊以對

http://www.CRNTT.com   2016-09-08 00:07:34  


 
  太平島成為海外人道救援與災害防救任務的前置基地

  對蔡英文政府而言,對太平島、中洲礁以及東沙島等事實占領的“事實主權”可能是在南海最明確的政策,當然,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經營的問題,太平島作為某種國際合作的計劃就映入眼簾,也符合蔡英文和平擁護者的角色設定。

  2014年12月5日,民進黨在台、美兩地同時公佈第8號以“人道救助與災害防救”為主題的“國防”政策藍皮書,蔡英文在序言表示,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將致力於兩項促進海外人道救援與災害防救的創新作為,將規畫太平島建設成為海外人道救援與災害防救任務的前置基地。該藍皮書中明確表示,未來希望能設置“亞太人道救援平台”,並將太平島建成海外人道救援與災害防救任務的前置基地,並規劃建造一艘1萬噸級的醫療艦,醫療艦不配備武裝,也不屬於軍方。吳釗燮在華盛頓則說明,從人道救援與災害防救的角度出發,是台灣對區域穩定的具體行動,並展現台灣的戰略效應,而民進黨以和平與人道為導向,只要有國家需要援助,“包括中國在內”,台灣都會施予援手。

  此種人道救援係在蔡英文提到的國際合作計劃項目當中,其中包括在亞太區域面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問題,以及氣候變遷、天然災害、人道救援的架構建立與支援能力等在內。蔡英文政府是想透過該等對台灣發展也十分必要的非傳統安全項目的合作為起點,將台灣融入亞太的合作架構中。此點還有另一項意涵,就是蔡英文幕僚認識到台灣國際空間的困難,亦即台灣現在的需要是取得實質的國際存在感,同時還要兼顧台灣發展與永續的生存需要,用“計劃”取代“組織”,應是經過一番重要推敲的結果。

  仲裁裁決之前以“保留法律追訴權”應對

  作為南海“主權聲索國”之一的台灣,馬英九政府時期的“外交部”已發表多次聲明,基於台灣未被邀請加入仲裁程序、仲裁法庭也沒有徵詢過台灣的意見,在被排斥於仲裁案外的情形下,台灣將不接受仲裁法庭任何判決的結果。由於菲律賓在向國際法庭遞交的南海仲裁案中,質疑太平島並不是一個島而只是單純的岩礁,引起馬英九政府的六波登島之外,南海的緊張局勢升溫也讓實際控制南沙最大天然島的台灣,進到了聚光燈的光線範圍內。

  在裁決之前,蔡英文政府如何認識“南海十一段線”就成為重中之重,然而,以蔡英文政府“維持現狀”架構延伸出的“事實主權”,無疑就會高於“法理主權”。因此,原則上蔡英文政府不願承接馬英九任內也無法釐清的“南海十一段線”,但不能排除其作為某種戰略或戰術籌碼。為因應仲裁裁決結果,台灣“國安會”已召開多次會議研擬對策,後續也持續開會討論。蔡英文政府在裁決前的想法似乎直接來自於蔡英文本人,就是若裁決內容損及台灣所管轄的海域與島礁,不排除“保留法律追訴權”,提出國際仲裁,爭取台灣的權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