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智庫雜誌:馬英九,怕熱就別進廚房!

http://www.CRNTT.com   2015-10-29 00:09:05  


 
  馬英九政治人格的多重特徵

  既然說馬英九的政治人格令人失望,那麼,突出體現在哪些方面?

  顢頇和無能無疑是阻礙馬英九施政順暢最為首要的兩大障礙,也構成其政治人格在外界眼中最為顯著的特徵。當下台灣社會早已不是百多年前的農業時代,工商社會內部的利益紛雜和多元化要求領導人具備足夠的能力來及時因應,而馬英九最為致命的恰恰在於他的個人能力不足,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先生就曾點出馬英九“無能、沒能力、沒魄力,不是一個好的領袖”。加之行事風格上的顢頇,遂使其常常在用人和時機的選擇、判斷方面出現重大偏差,前者如對賴素茹、林益世的重用,後者則在2013年與王金平之間的“九月政爭”中暴露無遺。本來佔得先機的馬英九卻硬要在王離台赴日參加女兒婚禮期間以“關說”問題向其“開鍘”,全然不顧台灣人看重婚喪嫁娶的傳統人倫義理。鑒於台灣特殊的“雙首長”制,包括施明德在內的不少人其實都曾規勸馬英九退至幕後,不要親上火線,否則多做多錯、越做越錯、於己不利,而事實也很不幸地驗證了這些人的擔憂。

  馬英九雖然位居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這一“九五之尊”,2008和2012兩次大選的成績較之民進黨籍競爭對手都還不錯,特別是第一次更是大贏謝長廷兩百多萬票,成為全民擁戴的不二“共主”。按通常邏輯來說,有如此高民意支持度的馬英九應該淡定、自信、從容,但他這七年多來卻在在表現出性格中的敏感、猜疑心重,而這又進一步說明了馬英九內心其實遠未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堅韌,反而是脆弱、易波動、不堅定。正因如此,馬英九才要黨政一把抓,大權獨攬,不願意放權、釋權,深怕權力旁落。這一心態使得他在用人上陷入小圈子化的惡性循環、周邊多為順從聽話式秘書或幕僚,極少有敢於任事、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排憂解難的股肱之才;也導致以朱立倫、胡志強、郝龍斌為代表的黨內中生代一直無法實質性接班,接受更高層次的政治歷練。在一些人事任命上更是常常“無厘頭”式自我否定,去年轟動兩岸的張顯耀“匪諜案”就是明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