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智庫雜誌:美國屢插手台灣選舉 今有新招嗎

http://www.CRNTT.com   2015-10-22 00:07:01  


 
  從根本上說,美國政府對中國和中美關係的重視程度,是決定美國政府插手“台灣選舉”目的、形式和力度深層次的決定性因素。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特有的、最敏感的、最重要的干擾因素。保持台海和平,就是減少台灣問題對中美關係干擾的最直接、效果最明顯的措施。顯然,美國政府越重視中國和中美關係,就必然越重視保持台海和平,就必然對於插手“台灣選舉”的目的、形式和力度,產生決定性影響。1996年3月克林頓政府插手“台灣選舉”目的混亂、形式錯誤,並且後續效果不好,從根本上與他們對冷戰後的中國和中美關係認識混亂密切相關。以後,隨克林頓政府、小布什政府,以及奧巴馬政府,對中國和中美關係的日益重視,美國對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問題,以及保持台海和平隨之日益重視,因而再插手“台灣選舉”時,明確以保持台海和平為目標,以向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候選人施加影響為主要形式。這也決定了,2000年3月“台灣選舉”以來,美國政府的四次插手“台灣選舉”主要都是針對民進黨候選人,因為他們的相關政策都有損美國利益。

  美國政府插手“台灣選舉”,是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這是美國插手台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的一個具體表現。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三位美國總統,五屆美國政府,五次插手“台灣選舉”的事實表明,這種插手確實產生了影響,但影響又確實有限。實際上,美國的插手對於“台灣選舉”的直接結果,即哪個候選人當選,基本沒有影響。那種認為不通過美國“面試”,就不會當選的認識,完全沒有事實根據,只不過是有心人士杜撰的說法。一些人認為,蔡英文2012年敗選的決定因素是沒有通過美國“面試”。這一認識不能成立,因為當時美國的插手,不可能造成80萬選票的差距。對於候選人當選後的政策走向,美國政府的插手確實有影響,但也有限,陳水扁十分媚美,但實際上其兩岸關係政策,基本上還是自行其是,只是在遭受美國強大壓力時有所收斂、調整而已。

  對於奧巴馬政府插手2016年“台灣選舉”的展望

  隨7月19日洪秀柱被確認為國民黨候選人,2016年的“台灣選舉”正式開始。但早在2015年3月,通過一些相關人士發表言論,奧巴馬政府就已開始插手2016年的“台灣選舉”。可以對其前景做出展望。

  2015年1月到3月期間,蔡英文打破2012年1月敗選後,對於兩岸關係政策三年的沉默,多次公開談及民進黨的兩岸關係政策。要點是:民進黨重視保持台海和平穩定,推進兩岸交流交往;完全回避,隻字不提九二共識;強調維護“台灣的獨立‘主權國家’地位,是民進黨最優先事項”。3月中下旬,多位美國AIT前官員,包道格、卜睿哲、施蘭旗等,紛紛批評蔡英文上述講話表現的其兩岸關係政策。他們認為“鼓勵兩岸持續合作很清楚是美國利益”,蔡英文須“形塑縮小台灣和大陸分歧”的政策,應讓台灣民眾“明白”民進黨的相關政策。面對這些批評,蔡英文被迫做出了一些調整。2015年4月5日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自美返台,9日蔡英文即提出“維持兩岸現狀”作為其兩岸關係政策的“基本原則”,並在5月底、6月初的訪美行程中,對此大加宣揚,而且不再提及台灣的“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顯然上述人士的干預,對蔡英文的兩岸關係政策表述產生了較明顯影響。但對於如蔡英文勝選,民進黨重新執政,其實際的兩岸關係政策究竟如何,特別是大陸將做出什麼反應,美國方面依然感到很不確定。對此,包道格、葛萊儀等相關人士已表示越來越多的擔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