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一帶一路需要怎麼樣的框架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5-07-25 00:03:15  


美國杜蘭大學助理院長James Letten認為,“一帶一路”參與者都應該把打擊貪污作為重要的環節。(中評社 莊恭誠攝)
 
  他表示,發展的概念已經由以前的經濟發展,轉變為包含人權、環保等不同議題,因此建議中國在“一帶一路”下進行海外投資時,要尊重國際法規,同時兼顧環保,承擔社會責任,“其實是最簡單和起碼的原則,很自由,強調市場中要互相合作”。

  Qureshi教授指出,中巴簽署了51個關於不同項目的備忘錄,其實就是法律文件,雖然這不是國際協議,而當中的權利責任也不是根據國際法決定,不過其中有提到,解決爭端需要用和諧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備忘錄都可以給“一帶一路”作為借鑒。

  韓國立法研究院研究員李相模則表示,中韓經濟有一定的相似度,韓國在97年金融危機後進行過一系列法律改革,最重要的是增強公司企業管制,提高透明度,這一點可以供中國借鑒。他認為,為了要推進可持續經濟發展,處理經濟問題,加強國家各方面的能力,進行法律改革是無可避免的。

  另外,李相模還提到,在“一帶一路”中,亞投行試圖在亞洲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過亞洲的貨幣並不統一,因此美元是投資貿易的主要貨幣。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金融危機或者貨幣匯率波動,資本外流將很容易發生,擔心無法維持穩定的流動性。

  Sharma教授表示,“一帶一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全球性的自貿協議,各國都可以用自身有優勢的資源來為“一帶一路”做貢獻。從澳大利亞的角度出發,他認為可以提供中國需要的煤炭和鐵礦石,在建造業、培訓行業、旅遊業等方面都可以與其他國家交流,而海洋科技則可以用於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發。

  Sharma又指出,澳洲政府和政客是希望參與亞投行與“一帶一路”的,此前外界認為澳洲是美國盟友,不會參與亞投行,“但澳洲決定擺脫美國來參與,所以澳洲已經不是美國的盟友,而是支持中國的項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