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奈兒給了香港成為奢侈品天堂的機會

http://www.CRNTT.com   2015-03-20 10:33:04  


 
  很多香港人抗拒大陸水貨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誤以為水貨客抬高了香港的物價。

  在某一個具體的時點上,供需決定價格,需求越大,價格越高,這是沒錯的。但是經濟規律不是這麼死板的。

  在供給可以調整的情況下,需求越大,就會有更多的供給,從而產生行業的規模效益,使得更多供給加入,使價格下降。

  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經舉過一個例子,說有次他跟一個學者吃鹿肉,那學者說鹿肉太好吃了,比豬肉好吃。張五常說:不可能!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人類馴化的就會是鹿而不是豬。張五常的話包含著經濟學道理:需求者眾的商品,才值得生產者不斷去想辦法降低成本,故成本降低越快。

  大陸人去香港購物,其實是幫香港人一起分攤鋪面、運輸、庫存、銷售服務等費用,也讓香港的商場有了更大的議價能力。比如,看起來,由於大陸購物者多,香港鋪面租金抬高了,但其實分攤到每件商品上,鋪面租金反倒是下降的。由於規模效益和平均利潤規律的作用,大陸水貨客不僅沒有抬高物價,反倒降低了香港的物價。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反覆地說。

  看看其他例子,這個道理其實容易理解。任何商品流通中心,其價格都是比較便宜的。比如義烏小商品市場,小商品價格就比其他地方低。就以香港本身而論,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所以香港人的融資成本是很低的。香港曾經以“購物天堂”聞名,但那時候香港人有沒有擔心香港的物價被買高呢?

  今天香港又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如果香港成為大陸的“大超市”,香港人將在大陸遊客的幫助下,可以買到更便宜的東西。更不要說,這還會給香港人提供大把的工作機會。

  可惜,比起大陸人來,很多香港人的市場意識非常差。在大陸,任何一個城市能成為奶粉中心,那個城市的產婦們肯定很開心,因為她們知道買奶粉會更方便、更便宜了。但在香港,卻有很多人說大陸客買高了奶粉價格,他們抗拒香港成為奶粉中心。在這種封閉意識的擾亂下,香港能否把握住和大陸水貨客雙贏的機會,實在很難說。

  當然,不管香港如何看這個機遇,大陸應該大力減稅。沒有必要非得逼著消費者通過水貨客曲線減稅,那是無端浪費資源。

  作者:鄧新華 為人文經濟學會特約研究員 來源:搜狐財經新視角2015.3.19/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