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高知太太”回家記

http://www.CRNTT.com   2014-11-05 10:32:07  


 
用職場經驗經營家庭

  “你們對‘回家’的定義是什麼?”和楊蕾見面是在9月某個工作日的午後,她家附近的一間咖啡店內,而她剛剛哄完小女兒睡覺。當天的採訪,正是以她這樣一個提問開始。

  今年39歲的楊蕾育有兩個女兒。在楊蕾的理解裡,一談到“女性回家”,就是指女人們放棄個人的事業、辭去自己的工作,回歸家政,相夫教子,一門心思做家庭主婦,“總感覺回了家就再也出不來了”。

  的確,大多數中國女性對回家的認可度其實不高,即便是在女性自身眼裡,“女性回家”也更容易被解讀為一種自我犧牲,最終成為“老媽子”和“黃臉婆”。

  楊蕾告訴記者,當全職太太並非早有計劃,是第二個孩子出生後的勢在必行。研究生畢業的她,曾經是某大型外企的企業傳播總監。在旁人看來,這是一份收入不錯且體面的工作。2010年大女兒出生後,楊蕾選擇了繼續工作,孩子由雙方的老人和鐘點工照顧。

  但工作時間的不固定,以及較大強度的出差,使得楊蕾每次看到大女兒時都會不禁自責:“我的工作24小時都不能關機,有時到晚上還要在家國內國外同事開電話會議。雖然我只要不工作的時候,都會和孩子在一起,但時間還是太少。”

  楊蕾始終認為,父母應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責任人,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外包,“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從孩子生理上的需求來看(哺乳),母親都不能缺位。”

  2013年11月,隨著小女兒的不期而至,辭職回家,專心照顧家庭的念頭越來越強烈。在與老公和家裡人商量後得到他們的支持,今年3月,在小女兒出生4個月後,她正式離開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全職媽媽”。

  近15年的職場生涯給了楊蕾成就感、穩定的收入和滿足感,突然陷入一堆家務和帶孩子的生活中,難免讓人產生疑問:這樣的選擇值得嗎?

  “我一直認為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應該有不同的重心,學生時代以學業為重,二人世界就要享受輕鬆甜蜜。有了孩子,兩個人的資源則需要重新分配,不能只考慮自己。要兩個人一起努力來保證家裡每個人的生活質量。”楊蕾說,夫妻就是核心團隊,目的是為了照顧好這個家。“在選擇回家之前,夫妻間應該達成這樣的默契。在我們家,老公負責在外打拼,而我則將重心放回家裡,承擔起養育孩子的部分,而他一有空也會幫著我照顧孩子。我們只是分工不同罷了。”

  楊蕾告訴記者,在家帶孩子其實也是一門技術活。“尤其像我有兩個年紀不同的小朋友,照顧她們就像是我同時在管理兩個項目。”楊蕾表示,之前在職場上學到的那套同樣能借鑒到家庭生活中,“首先涉及到時間管理,兩個女兒的起居、習慣都不一樣,如何合理安排?比如,送大女兒上幼兒園,去興趣班;給小女兒喂奶、哄睡覺等。其次是管理支持團隊——保姆,要經常與阿姨溝通,給她設置明確的標準和工作目標,隨後兩人分工合作。”

  看著整個家被照顧得井井有條,女兒們又在茁壯地成長,楊蕾很享受現在這樣的成就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