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為何提早撤走駐扎在南海的981鑽井平台

http://www.CRNTT.com   2014-07-24 07:50:33  


 
  當然,台風也是一個因素,畢竟,威馬遜是繼2013年11月的海燕之後威力最大的台風。如果沒有威馬遜台風,繼續進行一個月左右的油井測試也是可以的,但這在漫長的海上油氣開發程序中屬於另外一個階段的任務。而如果鑽井取樣、錄井、電測等預定任務沒有完成,也不大可能讓981平台轉場,原因有三:第一,等台風過後981平台再去,成本非常高;第二,大台風對水面船只威脅比較大,但對於鑽井平台的影響通常有限,中國可以先撤走保護平台的水面船只,待台風過後繼續派遣船只保護鑽探作業;第三,雖然國內對981平台是否應該去中建南海域存在爭議,可一旦開始鑽探,就只有一種選擇:把它做完。這一點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房峰輝5月中旬在華盛頓的記者招待會上已經表述得很清楚:中國一定要打成這口井。這是中國在這一問題上國家意志與能力的一種體現。

  既然實現了“油氣開發走向中建島嶼以南”的戰略目標與“中建南油氣資源鑽探”的階段性技術目標,中國自然會評估策略調整的必要性。中國希望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東盟國家是這一戰略的第一塊試金石。中國自然不希望南海爭端影響到這一戰略的實施。

  因此,在南海實現了維權階段性目標後,轉而實現維穩:與東盟(尤其是聲索國)淡化安全問題上的分歧,強化彼此的經濟與安全合作,通過擴展與東盟的共同利益來強化彼此的關係。東盟國家重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但也日益關心地區安全問題,而南海爭端已經成為中國與東盟關係的主要短板。

  眾所周知,東亞缺乏強有力的集體安全機制,東盟地區論壇與東盟防長擴大會議在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它們也是中國新安全觀的實施平台。為此,中國承辦了東盟地區論壇框架下大約三分之一合作項目,並希望進一步發揮作用。事實上,中方下年度將同東盟在國家救災、海上安全、預防性外交、網絡安全等領域共同主辦6個項目,並擔任救災和反恐與打擊跨國犯罪兩個領域會間會的共同主席。因此,中國有必要通過一些行動,在8月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上為自己爭取外交上的主動,避免美國、日本、東盟聲索國在“981問題”上做文章。

  中國與越南是社會主義“五朵金花”中最有活力、也最有影響力的兩朵。但中國與越南的關係卻出現了“黨際關係良好、政府間關係密切、經濟聯繫日益加深、民間互相厭惡”的不協調局面。“981事件”進一步惡化了兩國民間的情感,已經損害到雙方的經濟關係,並有可能損害雙邊的政治關係(尤其是,如果越南步菲律賓後塵提請國際司法裁決的話)。從某種程度上說,黨際關係是兩國關係的壓艙石,這有助於兩國把南海爭端置於整體可控狀態下。因此,中國適時撤走平台與船只,為雙邊進行建設性的談判(尤其是進行更高級別的政府與黨際接觸)提供了便利條件。

  一些人僅僅從時間上推斷,中國撤走981平台是因為美國的壓力:7月9-10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美方很可能就南海問題比較直率地表達了自身立場;美國參議院7月10日通過的421號議案,要求中國將“海洋石油981”鑽井平台和護航船只撤離南海海域,恢復南海原狀,敦促中國節制執行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宣示;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11日與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會談後,肯定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乃勇敢與歷史性決定,雙方確認年底前將完成美日防衛指針修訂。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幫辦福斯11日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行的“南海局勢暨美國政策”研討會上提出凍結特定行動3項建議:各方不再奪取島礁與設立前哨站、改變地形地貌現狀與限制針對他國的單邊行動。

  這顯然是一種誤判。南海在中國國家利益中的位置,中國的國家能力與領導人性格,共同決定了不可能讓美國來左右自己的南海政策。美國也不會弱智到相信,那些行動足以促使中國撤走平台與船只。至於中國的行動讓某些人以為美國發揮了某種作用,美國也在一定程度上覺得自己“有面子”,中國大概不會在意這些客觀效果。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這次終於突破了“無法到中建島以南勘探開發油氣”的瓶頸。不排除以後鑽井平台出現在南沙海域。一旦走到了這一步,雖然會引發更多的爭議與壓力,但也為南沙海域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提供了實質性的機會。長期的經驗提示:中國不走這一步,南沙海域的共同開發很難落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