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企業越南生存現狀調查

http://www.CRNTT.com   2014-05-29 11:03:28  


 
家電是中企在越南的名片  

  因為勞動力成本等優勢,越南近年來也成為家用電器(3家)等產業的投資熱點。根據越南2007年加入WTO時的承諾,電視、空調、洗衣機等家用電器進口關稅在3~5年內將降至25%。但如果在越南本地生產銷售的話,就是零關稅。

  在越南政府諸多利好的刺激下,中國的TCL(1999年)、美的(2007年)、蘇泊爾(2008年)和日韓的三星、三洋、東芝、LG、友達、鬆下、夏普等家電企業均先後在越南投資設廠。

  目前,家電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在越南的一張名片。據悉,2013年越南小家電行業增長率為22%。吹風機、電熨鬥、電磁爐等中國小家電產品物美價廉,廣受越南消費者的青睞。

摩托車企業:曇花一現的霸主

  在113家企業中還有4家摩托車製造企業:力帆越南摩托車製造聯營公司(2002年)、優耐特摩托車公司(2001年)、宗申電機製造公司(2004年)、重慶越南東本工業製造有限責任公司(2000年)。

  從1999年開始,中國摩托車開始進入越南市場。當時中國摩托車以比韓國車低700美元,比日本車低1200~1500美元的價格優勢成為越南市場的“武林霸主”,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了80%。一時間,隆鑫、力帆、宗申、嘉陵等中國企業生產的摩托車充斥了大街小巷,從城市到農村,廣受越南消費者歡迎。

  然而,也許是錢賺得太容易了,隨後,許多中國企業變得急功近利、自相殘殺。據媒體報道,為爭奪客戶,中國企業內部互相壓價,惡性競爭,導致市場混亂。越南客戶則趁機挑動價格戰,一時間摩托車配件的價格直綫下降,由原來的530~550美元/套降到後來的400~450美元/套,有的公司甚至降到300~350美元/套,已經是虧本出口。2003年前後,在越南的中國摩托車企業被日本品牌搶去了頭把交椅。

中企投資向服務業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企業不斷加大對越南投資中第三產業的比重,包括運輸(8家)、餐飲(7家)、銀行(4家)、通訊電信(4家)、 醫藥(2家)等行業都有投資,中國企業的投資方向正在向服務業不斷延伸。

  其中,通訊行業表現不俗。2004年2月,中興通訊和越南鐵路總公司就建設越南鐵路通信網項目簽訂框架協議,這是中國通信設備製造企業首次大規模進入越南市場。2010年8月,華為在越南的第一個樣品展示店開張;截至當年5月,華為在越南市場銷售的移動寬頻設備已逾1億個。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內分行(2009年)、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胡志明市分行(2011年)、中國農業銀行河內代表處(2012年),近年來也先後開始在越南開展金融服務業務。這為中資企業在越南的貸款需求、信貸支持,提供了跨境金融服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