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當代民主出現了什麼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4-05-06 09:40:24  


 
中產階級的關鍵作用

  不過在今天,傳統上支撐民主政治的中產階級精神急劇衰退。為什麼會衰退?在眾多因素中,全球化及其導致的經濟結構的變化,已經大大擠壓了中產階級的生存空間。在全球化時代,政府保障中產階級的能力大大下降。如同早期原始資本主義時代,全球化時代又是一個資本統治的時代,資本可以流向任何一個地方,真正掌握著自己的命運,而政府的經濟主權已經蕩然無存。當稅收可以逼走資本的時候,中產階級便成為政府徵稅的主要對象。再者,今天的產業結構與傳統產業結構已經大不相同。傳統中產階級是傳統產業結構的產物。今天的產業結構,無論是金融還是信息技術,注定只能產生絕少數富翁和絕大多數低薪者,這是一個產生不了龐大中產階級的產業結構。

  在這樣的情況下,收入分配高度不公,社會高度分化,中產階級的生存環境也跟著迅速惡化。一個國家有富人和窮人並不可怕,但如果窮人占據人口的絕大多數,財富掌握在少數富人手中,中產階級小得可憐,傳統中產民主也就失去其社會基礎。更為糟糕的是,當中產階級被擠壓而變得捉襟見肘的時候,大眾民主迫使政治人物訴諸於民粹主義來獲取政治權力,傳統民主的理性精神包括法治便消失了。

  當人們的眼光從西方轉向非西方社會的民主時,就會發現非西方的情況更為嚴峻。這裡精英之間沒有共識,平民不知道民主為何物,精英和平民之間缺失有效的互動平台。在西方,民主往往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儘管民主革命和社會運動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民主一旦產生,就對接其生存的社會經濟基礎。但在發展中國家,民主往往是人為引入的產物,沒有社會經濟的基礎。這種情況在西方之外的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都存在著。政治精英之間毫無共識,政治的目的就是政治,民主只意味著政治人物各自挾持著自己的支持者,競爭國家有限的資源。

  平民層面也一樣。這些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仍然低下,很多人仍然沒有解決好溫飽問題,人們受教育水平也低。當政治人物告訴他們“民主(可解讀成為‘支持我!’)可以給你帶來美好的生活”的時候,人們就信以為真。對他們來說,投票(民主)是走向衣食溫飽的手段。當平民對民主持這種態度的時候,他們就為政治人物的民粹主義提供了無窮的社會力量。而這種民粹主義所帶來的仍然是貧窮,是無政府。

  在發展中國家,人們更難找到像西方那樣的規制精英和社會互動的法治制度。這些國家儘管表面上也存在著類似西方的民主制度,例如多黨制、三權分立、自由媒體等等,但這些都僅僅停留在紙面。如果和西方比較,這種情況很容易理解。在西方各國,發展的順序都是國家制度建設在先,民主化在後。西方大部分基本國家制度,都是在民主化之前就已經建立起來了。這個順序在後發展中國家便倒了過來,往往是民主化在先,國家制度建設在後。不過,實際上,一旦大眾民主化發生,很多基本國家制度包括法治就根本建立不起來。在沒有基本國家制度的情況下,民主往往成為政治激進化的根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