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梁濤 許章潤 秋風:儒家復興與中國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3-27 08:00:14  


 
  說到“三代之治”,以及清末以還國人往訪歐美,時有驚呼三代之治早於歐美實現一說,不禁讓我想起1980年代的一則往事。話說一位老將軍,老紅軍,愛女和乘龍快婿遠適大洋彼岸,不愛江山愛漢堡。老人憤懣,斥為“狗男女”,“變修了”,“數典忘祖”,雲雲。逮至愛女生子,接兩老居美,照看孫子,兩年下來,結果老將軍樂不思蜀,居然不想回我中華了。蓋在他老眼不花觀察,一生奮鬥,所求共產主義,而彼邦已然實現這一夢想,“我還回去幹嗎?”也許,他背叛了自己的信仰,或者,更加欣喜於自己的信仰在彼邦塵世落定。各位朋友,我們知道,無論歐美,還是這個星球上的任何其他地方,從來都不是共產主義的人間天堂,亦非什麼“三代之治”。但是,國人為何油然而生如此之慨呢?就在於中國文明所描述的“三代之治”,實際上是樞紐文明時段,中國文明對於人性和人世的至善至美之境,時人的道德想象力和政治想象力所能憧憬的最佳人間世態所作的烏托邦描述。其為懸鵠,具有永恒價值和超越性。時在樞紐時段,凡此憧憬、向往和描摹,至極至大,亘古恒新,充實而有光輝,實為我們這些個此在有限的人類的夢。也許,一種永遠無法實現的夢。——這真是人類精神的巔峰體驗啊!值此歷史條件和文明背景下,如果看到地球某一端、某一處“繁榮發達”,仿佛達臻此境,則大驚小怪,大呼小叫,美譽為“三代之治”,就不奇怪了。實際上,過日子,過好日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向同一個方向努力。只不過,你先一步到達,我後一步到達,如此而已。後進仰慕先進,身處歷史與未來之間,前後悵惘,遂有此番心路歷程。不妨設想,倘若非洲某一文明也有“三代之治”一說,那麼,今晚正好有位它的子民,一個非洲朋友,走進人大國學館,面對華廈,四維環視,也許同樣心潮沛然:“哇,三代之治呀!”

  值此情形下,回到今晚討論的主題“道統”,則其啟示我們的不僅在於理述其歷史和思想脈絡,更在於發出“中國文明的根基何在”這一大哉問。我們,這一方水土,十三萬萬人民,五千年文明教化養育,其之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麼?其之文化生命之根何在?剛才說到,中國此刻正處於這一波兩百年大轉型的收束階段和文化集成時刻,恰需梳理其“文化精神”和“生命之根”。不管其經緯何在,但歷經數千年方始凝結的文化精神,一種本根的特質,斷然不可或缺。由此讓我想到前不久官方公布的“核心價值”,以“富強,民主,文明”打頭。但是,細讀之下,從頭至尾,居然沒找到一個“愛”字,這讓我很失望,很驚訝。一個沒有愛的民族,這個民族很可怕;一個無愛之文明,必定低俗粗糲而孟浪莽撞。愛者,仁愛之愛,仁義之仁。自愛與愛人,愛家人,愛山川草木,愛人間。仁義禮智信,大經大法,才是我們文明的本,也是今天這樣一個“新戰國”時代、全球化時代,能夠建設永久和平與大同世界的人性基礎。雖說連愛也是一個理想,普世之愛更只是一個憧憬,但是,沒有這個愛字,人間是沒法活的。“富強、民主和文明”固然是可欲的,可是無愛,沒有仁愛,則此“核心價值”擔當不起核心二字也。

  朋友,抽掉“仁愛”二字,哪有核心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