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泰國內部政治鬥爭日漸激烈

http://www.CRNTT.com   2014-01-17 10:04:21  


 
這次危機的導火線

  這次危機的直接導火線是英叻政府試圖通過的特赦法案。這個法案固然能讓達信結束流亡,返回泰國,但真正得益最多的還是以阿比昔為首的民主黨領袖。須知達信不能回國的原因在於泰國法院判其貪污。洪洞縣里無好人,在泰國較為落後的政治體制中,能保持廉潔的上層政治人物不多。達信遭到起訴實際上是選擇性辦案。

  而民主黨的阿比昔和素貼的歷史問題則為更嚴重。2010年親達信的紅衫軍發動示威,軍隊開槍鎮壓,導致超過90人死亡,當時的首相就是阿比昔。不少剛剛民主化的國家往往對之前的專制政權頒布一些特赦法令,來達成國家內部和解。可惜泰國反對派不肯就此妥協。

  該特赦法案在參議院即被壓倒性票數駁回。參議院功能和民選下議院大量重叠,權力極大。這樣一個重要的國家機關約半數席位竟然是通過非民主程序產生。也正因如此,參議院被王室與權貴精英牢牢掌握。泰國民選政府權力有限由此可見。

  英叻政府也做出相應回擊。首先英叻提議修憲,讓參議院席位全數產生於直選,後迫於壓力,最終放棄。再來就是對阿比昔和素貼在2010年的紅衫軍流血鎮壓事件展開司法程序。

  局勢由此直下,王室與權貴精英發動街頭運動。群眾甚至衝擊財政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門。面臨危機,英叻訴諸民意,解散國會,進行大選。但保皇的民主黨贏面太小,再選一次達信集團再度勝選無懸念。是以,民主黨罷選,以素貼為首的示威領袖提出要英叻把政權“暫時”交給一個非選舉產生的“人民委員會”,實為開民主倒車。

  與此同時,王室與權貴精英所掌握的重要行政部門對達信集團頻頻出擊。力度最大的要屬今年初泰國反貪委員會對絕大多數是為泰黨的308位國會議員進行的貪污調查。一旦被定罪,他們可能永遠無法從事公職。而這些議員的共同點是對參議院全部直選的動議投了贊成票。這個貪污調查實屬政治迫害。

  泰國現行政治的設計在於締造一個權力受到限制的民選政府體系,實際權力主要還是集中在王室和一小部分權貴的手上,這種制度運作的先決條件是需要有弱勢的民選執政團隊。若出現達信那樣強大的政治集團,必然會導致民選政府權力擴張,侵蝕王室與權貴精英的權力。

  一個代表民意的強勢集團頻頻遭到上層精英以各種手段壓制甚至推翻,人民意願難以疏解,長久下去,國家可能陷入內戰。陸軍司令巴育和一些學者已經提出內戰可能性。

  問題的解決在於泰國上層精英必須認識到民主化是一個全球性的長期趨勢,為國家長遠利益,必須把權力移交給民選政府,向民主化過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