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泰國內部政治鬥爭日漸激烈

http://www.CRNTT.com   2014-01-17 10:04:21  


 
泰國王室與權貴精英對民主的抵觸

  達信是泰國首次出現的強勢首相,任期內也大有作為。任由強大民選政府長期執政,必會深化民主制度。達信也有試圖擴大自己權力的行為,在位時期所主導的軍隊人事布局,侵害到王室對軍隊的影響力。

  達信的行為在傳統泰國上層眼中是攬權甚至不敬王室,但以歷史宏觀看,泰國正屬於從王室與權貴精英專政到民主過渡的轉型期。長遠來說,權力必逐漸向民選政府轉移。達信的權力來自人民委托,包攬國家大權屬於正當行為。王室與權貴精英沒能順應歷史潮流,不甘交出政權,以致泰國陷入長期權力鬥爭中,至今未息。

  於是在2006 年泰國陸軍發動政變,推翻政府,達信被迫流亡海外。推翻達信的政變背後就隱隱有王室在操盤。

  政變後推出的新憲法實為民主倒退。再來就是肢解和分化泰愛泰黨。政變後法院除解散泰愛泰黨外,更下令讓111名包括達信在內的不少資深泰愛泰黨領袖五年內禁止參選。泰愛泰黨原本是聯合其他政黨短時間內拼凑起來,歷史不長,內部重重派系,組織鬆散。按一般常理推斷,經此打擊,達信集團應該就此瓦解。

  事實正好相反,達信集團浴火重生,關了泰愛泰黨,達信集團迅速結集在人民力量黨之下並贏得選舉。人民力量黨不久也被下令解散,達信集團很快的組成為泰黨,並在達信妹妹英叻帶領下也再次勝選。

  達信集團發展至今已非之前拼凑起來的烏合之眾,而是一個有凝聚力和強大民意的政治勢力。

  在2011年,達信集團的選舉機器為泰黨選了達信的最小妹妹英叻為領袖。英叻之前從未涉及政治,但在同年,她卻帶領為泰黨贏得選舉,大勝親王室的主要對手民主黨,並漂亮地贏得過半數席位。而後來事實更證明,英叻也是一個能力很強的首相。

  輿論一般傾向民主黨,極盡淡化為泰黨的強力民意,把選舉結果解讀為曼谷中產階級支持民主黨。達信的支持者主要在泰國北部的郊區。言下之意是民主黨支持者是受過較高教育的中產階層。達信的支持者被認為是教育程度低,因達信的民粹政策如廉價醫療而被收買。

  上述說法甚為不實。以2011年的國會選舉結果看來,民主黨獲得44.34% 的選票,為泰黨得票率為 40.72%。民主黨和為泰黨在曼谷的支持率基本接近。曼谷有大量外地來的居民,雖然已經長久居住,因種種原因只能在老家投票,若能登記為曼谷選民,民主黨恐怕連曼谷都丟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