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剛:東南亞與中國的崛起接力賽

http://www.CRNTT.com   2013-06-09 09:49:26  


 
  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東南亞主要經濟體和中國均沒有受到太大衝擊,經濟繼續實現快速增長,但兩者間的增速差距在不斷縮小。從目前看,東南亞諸國的平均經濟年增長率能夠穩定在5%左右,未來還有向上發展的空間,而中國已放緩到8%以下,這一探底進程卻尚未結束。隨著中國生產成本的不斷提高和人口老化問題的日益嚴重,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已重新轉移到東南亞甚至南亞地區,中國經濟如今同樣面臨著十幾年前東南亞國家面臨的轉型難題。

  相比較而言,經過擴充後的東南亞國家聯盟(亞細安)人口結構更為年輕,經濟起點總體更低,自然資源也較為豐富,因而發展的空間也更大。經過多年的平穩增長,印尼(G20成員國之一)、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國都已成為世界舞台上具有相當規模的經濟體,各國之間的經濟與人員往來在“亞細安經濟共同體”藍圖的指引下會更上一層台階。和中國相比較,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的副作用較小,通貨膨脹指數相對較低,環境污染也沒有中國嚴重。

民主轉型是東南亞崛起的新特色

  亞洲金融風暴以後,印尼等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政局出現動蕩。然而,經過10多年的政治重塑,大多數亞細安國家構建了較為穩定的民主選舉政治框架。雖然這些政治框架仍有較大改進餘地,但整個國家基本能夠以和平和制度化的方式實現領導人的選舉,保證了地區的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確定性。印尼近年來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騷亂,而菲律賓政府與叛亂分子也於去年結束了長達40年的流血衝突,馬來西亞大選雖有爭議,但並未給經濟和社會帶來太大衝擊。

  東南亞局勢最大的變化在於緬甸近年啟動的經濟開放與政治放鬆進程。緬甸擁有6000多萬人口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已經邁出了向世界開放的關鍵一步,並成為世界各國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地區。如果緬甸能夠在種族和解的基礎上平穩推進民主進程,該國經濟將擁有廣闊的增長空間,其國際地位也會進一步提升。總而言之,東南亞各國近年來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都面臨著一個歷史上少有的良好發展環境,這與世界其他一些地方經濟低迷、政治動蕩的局勢形成鮮明對比。

  與中國、印度相同,東南亞是崛起中的南方世界(發展中國家)的一個代表,在其身後是等待崛起的非洲諸國、南亞諸國和中、南美洲諸國。全球化給這些經濟體以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曾經被“中等收入陷阱”阻礙的發展中國家正試圖利用這些新的機遇來實現二次飛躍,這一進程對國際格局有著重大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