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日本禪學何以能走向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13-04-06 11:39:45  


 
  舶來的禪宗之所以能在日本發揚光大,除了上述武家社會中武士的信仰訴求外,另一個重要的生長動力無疑是藝術。或者說,禪與日本藝術,尤其是中世以降的文化藝術構成了某種“共生”結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於這一層,大拙著作中有相當詳盡的展開,諸如禪與茶道、美術、建築、劍道、俳句的關係,等等。尤其是茶道,對日本藝術文化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和全方位的。思想家岡倉天心在傳世名著《茶之書》寫道:“我們所有的茶道大師都是禪的弟子,並且力圖把禪宗的精神滲透到實際生活中。因此,茶室像茶道儀式中所有的設施一樣,表現了許多禪的教義”; “我們的許多紡織品是以設計他們的色澤和圖案的茶人的名字而命名的。確實,難以找到一個藝術領域而沒有留下茶人天才印跡的。在繪畫和漆器領域列舉他們所作出的貢獻顯得多餘。”日本最輝煌的畫派之一琳派就是由茶人本阿彌光悅開創的。現代設計大師田中一光說:“我盡量跟琳派保持距離,只敢從遠處眺望,因為我怕有被琳派的這種偉大的生命力吞沒的危險。”在傳統東洋美術和建築中,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不對稱性,甚至視不對稱性為最高的美。佛教寺院的建築設計,便大膽貫徹了這種美的法則:“雖然山門、法堂、佛殿等主要建築物是建在一條直線上,但次要的、從屬的,有時甚至是很重要的建築物,不是作為主線的兩翼排列的,後者往往是適應地勢的特征,不規則地分散建成。”可以說,正是這種藝術語言,賦予了日本禪學以不朽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乃至明治維新後,開始溢出國界,向世界輻射,其影響力至今不衰。

  《鈴木大拙說禪》作為大拙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西方世界赫赫有名,但長期以來卻屏蔽於中國學界之外,不能不說是一樁憾事。感謝旅日學人張石先生的勞作,讓大陸讀者終於有機會一窺大拙禪學的堂奧。

 (《鈴木大拙說禪》:鈴木大拙著,張石譯,浙江大學出版社即出)

  來源:2013年04月03日09:21東方早報

延伸閱讀:真正的禪是一顆平常心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吳敏 
 
  上世紀,胡適與日本著名禪宗學者鈴木大拙曾有過一場關於禪宗的爭論。胡適不相信佛教的生命價值,他認為科學昌明之後,宗教都是胡說八道。而鈴木大拙既是一個現代學者,也是一個禪師,他講道,禪學不立文字,更多的要依靠個人的真心體會。
 
   禪一向被認為玄之又玄的高深學問,普通人很難參透,但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龔雋教授卻走上嶺南大講壇,用淺顯易懂的“生活禪”講述做人的道理。
 
領悟禪宗的第一步是懷疑
 
  禪宗的宗旨歸結起來,只有簡單的幾句話:不立文學、教外別傳、以心傳心、直指心性,見性成佛。禪宗裡,真正的佛法精神是直指心性,即直接指往我們的本心。佛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也不像基督教只有一個上帝。只要修行的人能夠看到自己的本心,悟出“佛性”,那麼這個普通的修行者也就成了神。
 
  曾有徒弟問潙山大師,在十二部經書中,哪些是佛說,哪些是魔說?潙山大師的回答讓所有的佛教徒大驚失色,他說通通是魔說,即使是佛說的經典,從個體的意識和知覺去理解它,它就變成一種魔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