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抗戰時汪精衛背叛出逃後蔣介石做何反應

http://www.CRNTT.com   2013-01-12 11:22:46  


 
【四】刺汪未中,汪精衛發表《舉一個例》

  汪精衛被國民黨中央開除黨籍後,很沮喪,陳璧君等則很憤怒。1939年1月4日,剛剛發表對華第三次聲明的近衛文麿於1月4日辭職,平沼騏一郎繼任首相,另組新閣。一時間,汪精衛與日方斷了聯繫,計劃到歐洲或其他國家旅行。7日,龍雲致電蔣介石,報告從陳璧君之弟陳昌祖處所得汪精衛消息,建議由蔣派汪的親信一二人到河內,以私人名義勸汪回國,或在重慶,或在國內任何地方居住,避免與日本勾結。龍雲認為這樣做,可以使汪免於鋌而走險,“對外則團結之裂痕不現,對汪則以後無從活動,日人亦無從挑撥”《傀儡組織》(三),第50頁。。蔣介石得到龍雲此電後,誤認汪企圖“轉彎”,1月8日日記雲:“汪見無路可走,又想轉彎,卑劣已極,宜乎其生無立足之地也。”同日,蔣介石致電龍雲,表示“對汪事,此時只可冷靜處之,置之不問為宜”。他堅決否定讓汪回到國內的意見,認為日方將借此造謠,國內外也會發生懷疑與惶惑。電稱:“如為彼計,此時當以赴歐為上策,否則皆於公私有損。”《傀儡組織》(三),第54頁。11日,蔣介石致電宋子文,派鄭彥棻到越南勸汪。1月20日,又計劃派葉楚傖或陳立夫到越南。1月30日,蔣最後決定派原改組派成員、汪的老部下穀正鼎赴越,同時送去護照和旅費50萬元,勸汪去法國等地療養。穀轉達蔣的意見稱:“不要去上海、南京另搞組織,免得為敵人所利用,造成嚴重後果。”羅君強:《偽廷幽影錄》,第17頁。

  在派人勸汪赴歐“療養”的同時,蔣介石也在做從肉體上消滅汪精衛的準備。1月17日,汪的親信、《南華日報》社長林柏生在香港被刺。1月26日,蔣介石日記雲:“派員赴越。”31日日記雲:“港越人員之行動注意。”這裡的“員”,應是軍統人員;“行動”,應指暗殺計劃。此後,蔣介石日記中,連續出現下列記載:2月18日:“汪偽真無賴無恥,吾未見卑劣狡詐之如此也。”

  3月15日:“注意:對汪陰謀之對策。”

  3月18日:“汪通敵賣國之謀益急,而其行益顯,奈何!”終於,在越軍統人員於3月19日凌晨接到戴笠的“行動”命令。21日夜,軍統人員越墻進入汪在河內的住所,開槍射擊,但是陰差陽錯,誤殺了汪的助手曾仲鳴。3月22日,誤刺曾氏的第二天,蔣介石日記雲:“汪未刺中,不幸中之幸也。”

  曾仲鳴之死使汪精衛更加仇恨蔣介石和國民政府。3月27日,汪精衛寫成《舉一個例》,除哀悼曾仲鳴之死外,其主要目的在於公布國防最高會議第五十四次常務委員會會議記錄。該次會議由汪精衛擔任主席。據該記錄,1937年12月6日,國防最高會議在漢口中央銀行開會,由外交部次長徐謨報告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的調停情況,其中談到12月2日下午,徐謨與蔣介石、顧祝同、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會商日方所提和平條件。白稱:只是如此條件,那麼為何打仗?徐永昌表示:只是如此條件,可以答應。顧祝同也表示,可以答應。蔣稱:如此尚不算亡國條件。嗣後,蔣介石會見陶德曼,表示相信德國及感謝德國好意,可以將各項條件作為談判之基礎及範圍。汪精衛企圖以此說明,主和並非自己一個人,是“最高機關,經過討論而共同決定的主張”。他質問說:何以別人可以“主和”,而他汪精衛不行?

  針對汪精衛的《舉一個例》,蔣介石於4月6日,草擬《駁汪言要點》。11日繼續寫作修改。日記雲:“上午,手擬駁斥汪文,修改稚老最後一段。”他自述“甚覺痛快,因之心神興奮,幾不成寐”。據此可知,當日發表的吳稚輝的《對汪精衛〈舉一個例〉的進一解》實為吳、蔣二人的共同作品。

  《進一解》一文指斥汪精衛“洩露職務地位上所管的秘密文件,已經夠犯罪;又把公家文件,隨意添改偽造。”但文章寫得過於冗長、晦澀,並不見精彩。蔣介石認為該文“必生效力,而對敵方與汪逆及國內未知抗戰利害之封建者發生影響為更大,其效已顯見矣。”《上星期反省錄》,《蔣介石日記》(手稿本),1939年4月15日。蔣介石的這一估計,顯然過頭。4月17日,蔣介石接見中外記者,再次揭露近衛“建立東亞新秩序”的實質,宣稱“在這種情形之下,絕對無和平的餘地,絕對不是什麼巧佞虛偽的投降理論所能動搖我們全國的決心於萬一”。《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1390頁。這裡所指斥的“巧佞虛偽的投降理論”就是汪精衛的言論。

  刺汪不中,軍統人員策劃再次行動。不過,都沒有得到下手機會。蔣介石開始考慮用其他辦法對付汪精衛。其4月14日日記預定辦法:一、對汪加以刑事處分;二、向法國政府交涉,使汪精衛回國,或不允其離河內。15日,蔣介石邀約葉楚傖、王世傑、陳布雷、張治中等討論汪案。4月25日,汪在日本特務的嚴密保護下,由河內到海防,秘密乘船前往上海。顯然,重慶國民政府與法國的引渡交涉沒有成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