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呂麗萍“反同”之爭的誤區

http://www.CRNTT.com   2011-07-06 10:39:02  


呂麗萍因“反同”言論遭金馬獎抵制
  中評社北京7月6日訊/呂麗萍微博上的“反同”言論仍然餘波未平,按慣例呂麗萍理應擔任今年金馬獎嘉賓,但前日金馬獎主席侯孝賢和執委會表示,因呂麗萍的“歧視言論”,暫緩邀請她赴台頒獎。

  事發至今,一部分原本支持同性戀者的圍觀者,又因為呂麗萍被金馬獎封殺,轉而同情呂麗萍。可是,同性戀有沒有被呂麗萍“打壓”?呂麗萍的言論自由又是不是被反對者侵害了?回顧這場爭論,發現其實概念混亂之處甚多……

  ■ “反同”之爭誤區面面觀

  1.呂麗萍說的“罪”不是違法犯罪

  所謂呂麗萍攻擊同性戀是“犯罪”,其實是因為她和同為基督徒的丈夫孫海英都引用了一位牧師的微博,微博說“紐約州議會昨晚通過了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提案。這是美國第六個通過類似法案的州,也是最大的一個州。求神憐憫這片日益墮落的土地!即使有一天若這裡法律規定反對同性戀會被判刑,我也仍然要傳講:同性戀是罪。神愛罪人,但神恨惡罪!信靠耶穌,勝過罪惡,出死入生。”

  顯而易見,這條微博說的“罪”是基督教意義上的,而不是“流氓罪”,“搶劫罪”意義上的。基督徒確實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罪”,但罪在這裡只是泛指人類墮落的行為。包括貪婪,淫蕩,憤怒,饕餮等等都是“罪”,微博作者和轉發者呂麗萍肯定也不會否認她們自己和同性戀者一樣都是“罪人”。而很多人傳播“呂麗萍說同性戀是犯罪”,潛台詞是呂麗萍認為同性戀者應該被繩之以法,顯然是把呂麗萍說的“罪”誤解為“違法犯罪”了。

  2.呂麗萍批評的是同性戀行為而非同性戀者

  基督教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不可論斷人”,很多批評者認為呂麗萍作為一個基督徒,轉發這樣的微博是與其信仰相矛盾的。其實,基督教說的是不要論斷具體的人或群體,呂麗萍轉播的這條微博並非是在“論斷人”,而是在“論斷罪”。

  有一個例子可以看出基督徒是怎樣區分論斷人和論斷罪的。美國有一家電視台做了個測試,他們讓人扮演服務生,宣稱餐館不歡迎同性戀,要求用餐的同性戀家庭離開,以此測試餐館其他人的反應。在以左傾和“自由”著稱的紐約做這個測試的時候,在座食客有25%的幾率起來譴責服務員,而在基督徒保守勢力的大本營德克薩斯州,雖然這個州號稱“上帝的土地”,也一直不承認同性戀婚姻,卻有50%的顧客起來譴責服務員,一位基督徒尤其提醒服務員要“don't judge”——簡而言之,對某一種行為可以批評,對具體的人一定要尊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