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面認識現階段的通脹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1-05-19 08:36:10  


 
  四、2011年新增信貸總量

  2011年央行根據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和市場特點,對信貸總量指標進行了創新完善,一方面是弱化了過去那種固定式的總量數指標,二是充分考慮了社會各類總融資情況,建立了新的社會總融資量指標。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規模的擴大,以及與國際經濟的融合,中國經濟發展所面對的國內外經濟的複雜性、不定性增多,央行進行的靈活調整和創新可以更好地吻合經濟變化。這種調整,會較大地提高對央行的要求,要求其對宏觀經濟的波動變化有更好地把握。

  由於2010年新增信貸規模超過經濟內部平衡約11%左右,導致通脹在第四季度強化,央行及時在第四季度連續提高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在2010年的10月、12月兩次提高基准利率,現在再結合2011年中國經濟未來的潛在變化建議如下:(1)在信貸量的投放上未來的最高目標宜是隨當年宏觀經濟波動輪廓進行“信貸量的逆向平衡”,以提高信貸資金效率和降低經濟起伏幅度。(2)2011年新增信貸量大致在7.1萬〜7.5萬億,比較適合2011 年中國經濟內部波動關係。

  五、基准利率方面

  央行已在2011年的2、4月又加息兩次,結合未來經濟的潛在變化來看,如果3月份也能實施一次加息,將更有利於通貨膨脹的管理和經濟波動幅度的減緩。3月少加息一次,將會導致未來加息的總幅度較過去的預估幅度提高0.25〜0.5個基點。同時密切關切下半年的通脹變化,如果下半年通脹勢頭一旦出現再次轉強的苗頭(比如CPI等再創新高),宜採取及時果斷的調控政策。

  六、匯率問題

  在當前以及未來較長時期的經濟發展中,房地產和匯率問題是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突出不定因素。中國應在匯率問題上主動提出利於中國且符合經濟學評價標准的思想。對於傳統的順逆差評價標准,由於統計口徑、進出口商品差異的不同、國際分工要求、美元獨權、高科技進口受限等的原因,導致其難以科學和準確地評估幣值的升貶時機以及升貶的幅度。

  文章認為,中國應考慮:(1)主動提出以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以及占有合理比例作為定位人民幣升值的科學經濟標准之一;以人民幣在中美貿易額中的結算比例作為人民幣升值的科學經濟標准之一。(2)繼續強化人民幣升值行為應伴有的中國的國家經濟戰略。(3)2010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幅度略超過中國經濟適應界約2%左右。其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強化產生了作用,這一點需要重視和研究。(4)2011年若國際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很大,使人民幣不得不升值,那麼結合國際經濟變化情勢和中國經濟內部變化特征,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界不宜超過6.40左右(否則將不利中國經濟穩定),6.49附近是較佳的。(5)“以人民幣升值來應對國內通貨膨脹”的想法,很值得商榷。表面上理論上的合理,在現實經濟上未必產生預期的結果,有時可能恰恰相反。比如,中國自2010年出現的本輪通貨膨脹,當時歐美國家的核心通脹率仍很低,而且中國與工業生產相關的PPI指標在2010年5月見高後是連續回落的,但中國的通脹仍然出現了。可見,所謂以升值來應對輸入型通脹的想法是不全面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