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唐山大地震》 馮氏偽災難片

http://www.CRNTT.com   2010-09-06 14:00:02  


 
從冷小說到暖電影

  原著是一本訴說震後人們疼痛的書,有無數陰冷的細節,而編劇蘇小衛卻將之處理成了一個暖意無處不在的故事。“這些要求都是和制片方商量後決定的。我們不排除戲劇化的故事設計,但常態生活也能充分展現人的情感。”

  特約記者 _ 陳雨  攝影_邵欣

  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原著小說叫《餘震》,加拿大華裔女作家張翎的作品。按照張翎的說法,小說強調的是一個“痛”字,在電影裡,“疼痛被溫暖代替”。因而,電影對小說進行了大篇幅的删改和加工。

  編劇蘇小衛說,正是這樣的大删大改,把一本氣質陰冷的小說變成了一部引爆大衆淚點的電影。作為電影《唐山大地震》的編劇,蘇小衛也開始進入公衆視野。

傳遞正面能量

  蘇小衛是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劇本中心副主任,每周兩天參與電影局的審片工作,審片之餘,她的身份是編劇,寫過不少“主旋律”劇本,比如2007年的《超級台風》、2009年的《沂蒙六姐妹》。電影《唐山大地震》項目運行了一段時間後,劇組對前幾位編劇不滿意,電影局張宏森副局長向馮小剛推薦了她。

  馮小剛為什麼選她?

  蘇小衛說:“這個片子不是特別典型的災難片,更注重災難背後的情感故事,主要講母女關系。常態生活、感情和家庭化的東西,我寫得多,像《那山,那人,那狗》。”對蘇小衛來說,這個工作不算挑戰,從介入到寫完只花了兩個月,還算順利,但對劇本的修改和討論進行了將近一年。

  蘇小衛進入劇組時,《唐山大地震》這個項目已經走過摸索期,馮小剛選擇了張翎的小說《餘震》,因為小說獨特的個體感受視角。在蘇小衛看來,《餘震》的切入角度很好,沒有流於類型化的災難故事,像《後天》、《2012》那種,寫災難來了英雄如何拯救大家,全景式的場面控制,主要人物有貪生怕死的,有指揮不利的等等。“如果我接到《唐山大地震》的命題作文,我也有可能這麼寫,但張翎老師的小說擺脫了這個模式,寫災難後的餘震,衝出了題材的局限,不僅僅是災難,還有生活和情感。”

  在蘇小衛看來,小說《餘震》有一個“好起點”:面對地震中被壓在一塊混凝土預制板下的龍鳳胎(方登、方達),母親李元妮只有能力救出一個……這個“選擇的命題”成為電影最大的催淚彈。這個故事很像美國作家威廉.斯泰隆的小說《蘇菲的選擇》,波蘭女子蘇菲和兒子、女兒一起生活在納粹集中營裡,納粹指揮官讓她在兒子、女兒之間作一個“生死選擇”,她選擇了讓兒子活下來,只能看著女兒被推向焚屍爐。小說《蘇菲的選擇》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由梅麗爾.斯特裡普主演的電影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主旋律電影,投資1.2億元人民幣,由唐山市政府、廣電局、中影集團、華誼兄弟聯合出品。“唐山市政府拍攝這部片子有非常特殊的理由——對唐山的歷史和人民有個交代。唐山人對大地震的記憶無法淡忘,他們也很為這30多年唐山的巨大變化而驕傲,在他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社會感恩的情緒下,來做這樣的片子,勢必是包含著正面和積極的東西。小說《餘震》盡管略微悲觀,但也是一個樂觀的結局。”蘇小衛說,因為上述種種理由,在各方的協商溝通下,由她“大刀闊斧”地對小說進行了改動,把更多筆墨放在時代感、人物的命運、情感糾葛和心靈治療的過程上,這讓電影有了更廣闊的容量,更加溫暖的色調,充滿希望,釋放出正面的能量。

更溫暖,更時代

  蘇小衛喜歡用白菜和炒白菜來形容小說和電影的關系,“不能因為你炒菜只需要葉子,沒用菜幫,就說菜幫不好,這主要取決於這盤菜需要什麼。”她說,雖然小說的存在決定了電影的存在,但兩者有傳承也有改變。電影是小說的衍生品,但不是小說的複製品。電影《唐山大地震》對小說《餘震》的改動很大,以至於可以稱得上是掙脫小說的“另一部電影”。

  從單綫人物改成三條綫的家庭群戲,是電影對小說的一個大改動。小說中女兒方登是絕對的主角,7歲那年在地震中被母親放棄,經過一場暴雨,奇跡般地活過來,跟隨養父母長大,經歷人生坎坷,出國求學,並最終回到了唐山。而電影把故事分成母親、女兒和兒子三條綫,講述32年來一個家庭的每個成員的命運和生活。蘇小衛說:“電影反映了一個較長的時代變遷和更多人物的命運,故事展開以後,視角更開闊,也能引起更多觀衆共鳴。”

  除了故事的結構,電影在主題上也做了“大手腳”,故事的基調由陰暗、疼痛變為溫暖、希望。小說家張翎要表達的是,即使災難過去,被摧毀的地貌逐漸平複,建築物重新蓋起,但地震在孩子的心靈上刮擦出的血,卻暗暗地滲流得更久。小說著重描寫了女兒方登在地震後遭遇的一連串“生活災難”:養母病逝,被養父性侵害、丈夫移情別戀、女兒離家出走、躺在心理醫生的病房、多次試圖自殺等等。這些陰暗殘酷的故事,反映了張翎對女主人公的命運設計:經歷過地震的方登,蒙上心靈陰影,形成偏執性格,無法回歸家庭,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小說令人黯然落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