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我的“右派”經歷

http://www.CRNTT.com   2010-08-09 12:50:14  


 
  一次是參觀擴大種植面積、創小麥高產的典型。這個典型更是令我們這些參觀者驚愕不已。只見原來平整的麥田變成了一座座的土堆,土堆高約一米,有的達到一米五。介紹者說:“平地改成土堆,在土堆坡上種麥,種麥的面積可以比平地擴大五倍以上,如果加強管理,小麥畝產可達五六千斤,比過去產量提高七八倍。”這個數字顯然是有意地誇大了,這裡小麥畝產四百斤就是大豐收,按大豐收產量提高七八倍,也不過三千斤左右。在我們參觀的時候,土堆坡上真的長出了一行行一寸多高的麥苗。但這些麥苗在我們參觀後的一個多月全部枯死了。當地農民說出了其中原因:在田裡做土堆的時候,用的不光是表層的熟土,混有大量含鹽量很高的下層生土。頭年秋後種麥的時候正是枯水期,水位下降,土裡含的鹽隨水往下走,表層的含鹽量不是很大,所以種下的麥子能出苗,可是開春以後下過兩場雨,土堆坡留不住水,全流到土堆底下,底下的水浸著土堆,春天陽氣上升,土裡含的鹽隨水份蒸發到表層,很多土堆表面結成白花花的鹽皮,麥苗哪能不死?

  據說當初多數社員不同意這種異想天開的“擴大種植面積”的做法,可是公社統一布置,大躍進是政治任務,社員不敢不幹。

  一次是參觀公社辦的農機修配廠和社員的公共食堂。這已是1959年的秋天了,自從人民公社化以來,報紙上有大量的報道宣傳人民公社的優越性、公共食堂的優越性,以及人民公社大辦工業,消滅工農差別等等。這些都是農村的新氣象,能親眼看一看,當然是令人興奮的事情。

  接待我們參觀的是公社的一位副主任,已在公社門口等我們。據說,為了不耽誤參觀的時間,不進公社辦公室,直接領我們去農機修配廠。道上,這位副主任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這個公社有多少耕地、多少人口、多少壯勞力,他們計劃購進幾台拖拉機、幾台收割機、幾台脫粒機、幾輛汽車、幾輛三輪運輸車,所有這些農機和機動車輛的維修工作都由即將參觀的農機修理廠負責。他們還計劃明年在農機修配廠的基礎上,建一個農機製造廠,先造小型的膠輪拖拉機和三輪運輸車,再造大型的履帶拖拉機和大型的貨車和客車,做到自己造農機,自己修農機,社員的笨重體力勞動全部用機器完成,消滅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差別。

  描繪的前景十分誘人。

  可是一進農機修配廠的院子大家全糊塗了,難道這就是農機修配廠?

  這是一個破舊的大院落。看樣子原來是生產隊的庫房,有十來間已經騰空的泥墻、茅草頂的舊房子,有的裡邊丟著破化肥袋子,有的地上有沒掃淨的玉米。靠大門口是破得上頂露天的牲口棚,牲口硼前邊有一台舊汽車頭,還有一輛破舊三輪拖車。

  副主任站到舊汽車頭的旁邊,眉飛色舞地說:“這個汽車頭改造一下就是農機修配廠的發電機”,又指著裡邊那些舊房子介紹,哪一間是安車床的,哪一間是安鍛工設備的,哪一間是車體維修的,等等,等等。

  我心裡非常驚訝,這位副主任把並不存在的農機修配廠介紹得如此具體、生動,而且敢於在這裡接待參觀,當著衆人的面說得如此大膽而自然,這種勇氣是從哪裡來的呢?

  副主任大概看出大家對這個所謂農機修配廠和他的介紹不感興趣,哈哈一笑,說:“現在設備還沒來,沒多少可看的,半個月後你們再來,這裡可就是熱火朝天的勞動競賽了。”

  接下來是就近參觀一個生產隊的公共食堂。當時11點剛過,還不到農村吃午飯的時間,但一進農機修配廠後邊的那道街,就見一個大院門口沿街坐著幾十個社員,主要是老人、孩子,還有十來個婦女,大約壯勞力下田勞動去了,這是留在家裡的社員,每人捧著一只大碗,碗上一張紅棗貼面的白面蒸餅,棗餅大約四、五兩重,碗裡的菜是熬白菜。這顯然是擺樣子給人看的,因為還不到吃午飯的時間,而且幾十個人捧著菜碗和蒸餅卻沒有一個吃的,有的孩子可能等急了,用手指撥餅面上的紅棗,旁邊的大人馬上打開孩子的手,顯然是不准孩子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