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評論:馬英九實現戰略轉換

http://www.CRNTT.com   2010-06-30 08:17:37  


 
  這種翻天覆地變化的後面,隱涵了一個更大的戰略取向的變化:即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已經成功地實現了戰略轉換,一舉扭轉了過去十餘年來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在兩岸關係上採取的衝撞戰略,而代之以合作戰略。這種戰略轉換的實現,使馬政府在兩岸關係上取得豐碩成果,並為其成功化解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影響、使台灣經濟率先復甦提供了根本保障。 

  由“衝撞戰略”到“合作戰略”,兩個字的變化代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和政策。“衝撞戰略”是冷戰思維的產物,它的產生,正好與九十年代初蘇東瓦解後“一超獨霸”的國際大趨勢相吻合。台灣也正是由此時開始了其民粹主義高漲、台灣本土論述進一步滑向台獨論述的過程。在“衝撞戰略”指引下,李、扁執政當局的兩岸政策由“特殊兩國論”發展至“一邊一國”、全面否定“九二共識”,連“一中各表”都加以拒絕;在經濟上,採行“戒急用忍”政策,閉關鎖島;在外交上,則以“烽火外交”為方針,採取四處出擊,到處點火的攻擊性政策。其結果,是換來中國大陸嚴厲的“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換來國際社會“麻煩製造者”的名聲;致使台灣遭受“流失的十年”,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島內社會紛爭不斷,民眾生活水準日益下降。 

  而“合作戰略”的孕育,正是島內當時在野的國民黨領袖目睹當局者混亂、無序的執政方略給台灣帶來巨大的痛苦後,毅然下決心赴大陸與中共和解,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結晶。在新世紀加速全球化、區域化的背景下,中國大陸秉持和平發展理念,致力於構建和諧世界、和諧周邊,迅速和平崛起,成為推動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正是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馬英九作為台灣新領導人,果斷摒棄了台獨的“衝撞戰略”,而代之以“合作戰略”。 

  “合作戰略”的內涵是和平、合作、雙贏,它以融合性思維作為主導思想,以互信、包容、共享、構建為其本質特徵。馬英九在當選之初,即高度肯定胡錦濤提出的“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16字箴言,認為這是開啟兩岸關係新頁極為重要的方針。在他執政後,即以“正視現實,互不否認,為民興利,兩岸和平”為兩會復談定調;次年當選國民黨主席後,又提出新16字箴言“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明確表示希望兩岸在此原則下,共同追求和平繁榮。馬英九的新16字箴言與胡錦濤的16字箴言除了4個字外,其他完全一致,顯示了他推動和平、合作、雙贏的戰略思維和政策指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