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大陸專家:馬英九應大格局超越自己

http://www.CRNTT.com   2010-06-05 00:36:48  


執政過半,馬團隊表現如何,值得評析。
  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上海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倪永傑研究員在《中國評論》六月號發表專文《馬英九執政狀態評析》。作者認為:“二年來台灣始終在藍綠、‘統獨’、左右之間無謂的耗損、擺蕩,理性、溫和的中間選民、中道力量難以成長。馬英九無力改變台灣內部藍綠對峙、朝野互嗆的非理性結構。”並指出:“台灣正處於歷史變動期,作為台灣的領航者,馬英九應放大格局,提升高度,超越自己。深化台灣核心價值論述,擁抱泛藍,爭取中間,拉攏淺綠,化解深綠,兼顧理想與現實。”文章內容如下:

  任期過半,馬英九光環不再,執政表現跌宕起伏、評價兩極,台灣政壇到處傳播著“胡志強現象”、“蘇貞昌現象”、“蔡英文現象”。馬英九的執政之路曲折坎坷難免。馬必須未雨綢繆,尋找新的執政密碼,厘定新的執政方程式,方能喚回人民信賴,再攀政治巔峰。

  執政模式

  馬英九具有眾多政治人格上的特質、亮點,為政清廉、講究誠信,人稱“不沾鍋”,厭惡派系交易,擅於明星“藍海”策略、直接訴諸選民,與國民黨老派政治文化格格不入,在台灣政治染缸中決不隨波逐流。其執政模式與過去相比亦有獨到之處,總結而言,二年來馬英九的執政模式具有四項特徵:

  首先,塑造清新政治風格,呈現不同於前朝的決策情景。馬英九最初傾向扮演“全民總統”角色,任用一批親綠官員、李登輝人馬,平衡藍綠利益糾葛。在遭遇泛藍強烈反彈及執政受挫後,馬被迫追尋泛藍“共主”角色,甚至說出“英九”就是“服膺九州”的意涵。馬堅持專業、溫和理政。劉兆玄組成“博士內閣”、蘇起負責“教授國安會”,專業至上。蘇起主導的“國安會”定位於“正派經營、專業至上”,與“扁記政權”類似“太上行政院”的“國安會”相區隔。馬英九尊重體制、奉行規範,強調“遵憲與行憲比修憲更重要”,堅持程式正義,採體制內決策模式,不像陳水扁那樣大搞特搞體制外的歪門邪道。此外,馬英九也透過民間管道獲取諮詢與建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