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騷亂之後的泰國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10-05-23 08:38:35  


 
  政府雖然在事件中占了上風,但開槍本身足以令泰國國際形象受損,而事件的後遺症又勢必造成經濟萎縮、就業率下降等連帶效應,從而讓事件的根源———貧富差距和城鄉矛盾,變得更加白熱化,能否在重建中調和這些矛盾,實現社會公平,是泰國社會能否迅速恢複安定的關鍵。

  從目前情況看,“紅派的農村”和“黃派的曼穀”格局牢不可破,經過此次鬥爭,兩邊都元氣大傷,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泰國社會可能會暫時安定一些。但另一個隱憂卻越來越明顯:王室的世代更替。

  泰王普密蓬德高望重,是泰國穩定的最後一塊基石。但泰王年逾八旬,身體欠佳,王儲又難孚衆望,一旦新王登極,王室的政治平衡作用可能會弱化;即使泰王痛下決心,更改繼承人,問題依然嚴重:除了王儲,泰王僅有3個女兒,只有二公主詩琳通人望最高,卻至今未婚,即使她最終登基,也只不過把王室的繼承難題向後再推延一個世代而已。

  說到底,泰國政治危機的根源是利益分配問題,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途徑怕只有兩條:要麼通過經濟的大發展,讓利益的蛋糕變大,每個人所得更多;要麼通過有魄力的政治改革,讓利益的分配更公平、合理。否則,紅衫軍的魂魄,依舊會在泰國上空飄蕩,隨時可能“借屍還魂”。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