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泰國政局為何長期動蕩?

http://www.CRNTT.com   2010-05-21 08:48:44  


泰國紅衫軍支持者多處縱火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訊/近日,泰國暴力衝突升級,曼穀一下子從“微笑之都”變成了“流血之城”,政局陷入了內戰的邊緣。最值得關切的問題是:是“選舉民主”導致了泰國的動亂,還是“不夠民主”引發了泰國的不寧?

  泰國是一個深受印度佛教影響的國家,幾個世紀來,絕對君主制一直主導著國家政治。近代,英法等西方列強曾迫使東南亞各國紛紛淪為殖民地,泰國卻由於君主的勢力而成了唯一未曾被殖民化的東南亞國家。1932年,一場革命結束了泰皇的絕對君主制地位,泰國從此進入了充滿政變的軍政府和民選政府輪番統治的時期,即使到了1989年和1997年較徹底的民主化之後,軍事政變的陰影仍揮之不去。

  泰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政變王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在位的60多年間,政變就發生了二十來次,幾乎每三年多就來一次。君主立憲之後,泰國國王依然是形式上的國家元首,也是現實上的精神領袖和國家事務的最終仲裁者,雖然名義上嚴格保持中立,泰國國王對軍隊和政府卻有特殊的影響力。如此,泰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國王-軍隊-政府”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泰國的民主,也因此不是西方現代意義的“國王只有象徵性”和“軍隊從屬於政府”的“憲政民主”。

  泰國曾通過了嚴厲處罰政變者的法律,但紙上的法律,並沒能阻擋軍隊的武力。2006年9月19日,泰國首位穆斯林陸軍司令頌提發動政變,推翻了對泰南穆斯林省份採取強硬軍事行動、又深陷腐敗事件的總理他信。政變獲得成功,並得到國王的支持。此後,他信政策的受惠者群體(農民和下層民衆)成立了“反獨裁民主聯盟”,俗稱“紅衫軍”,與代表中產階級勢力的“黃衫軍”對峙,並在“人民民主聯盟”重新執政後掀起街頭抗爭運動,要求總理阿披實下台。其後“紅衫軍”與政府衝突不斷,直至近日阿披實在軍方的支持下進行鎮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