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新常態內涵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2-12-03 00:10:02  


 
  2022年8月人民解放軍的“環台軍演”打破了台灣當局自稱的“海峽中線”。國際社會也不得不正視大陸政府依法有權對台海區域進行有效管轄的事實。從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出發,兩岸事務回歸國家主權管轄範圍,具有合法性與必然性。這種新常態將對台灣內部政經發展、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以及國際社會的兩岸認知起到重新定位的作用。

  二、兩岸關係新常態的法理依據與現實動力:以“海峽中線”為例

  1、國家內戰遺留問題與法理依據

  兩岸關係新常態的法理依據來自國家內戰交戰雙方的國內關係定位。面對兩岸關係特別是台灣政治定位問題,分裂勢力要麼按照去殖民化的國際托管理論,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要麼按照二戰後“分裂國家”的原國家主體分解理論,主張兩岸為分裂的“兩國”或“互不隸屬”。但是,回歸中國現代史的歷史經緯,台灣問題是國家內戰的遺留問題,不是“去殖民化”問題,也不是“兩國分裂”問題,更不是一般的國際關係問題。1949年以後,特別是根據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承了原“中華民國政府”的國際法主體和相應權利,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雖然受美軍的干預還未跨海解放台灣,但台灣地區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法理性質是公認的清楚的。大陸通過軍事震懾手段反擊長期以來的“台獨”路線和美台勾結行徑,在台海區域行使國家主權和權利,這種新常態意味著兩岸關係回歸“內戰型特殊國內關係”的本質定位。

  2、“海峽中線”的歷史與現實

  國家內戰延續狀態指向兩岸關係的國內化法理定位,而被民進黨當局用以標榜“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和“國家安全”的“海峽中線”或“領海領空界線”是違背此一法理定位的。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保護國民黨軍隊,並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干預中國內政。美國還與國民黨當局於1954年12月簽署“共同防禦條約”。根據此軍事條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在台北設立“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USTDC),與國民黨軍共同協調台澎防衛。不過,在當時的國際冷戰格局下,美國衹想利用國民黨當局作為反共代理人,把台灣建設為遠東戰略據點,並未從台海方向對新中國開戰。因此,美軍一直把“協防”力量部署在海峽東側,不願進入海峽西側與解放軍直接衝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