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香港經驗 確有可供台灣借鑒之處

http://www.CRNTT.com   2009-09-25 11:24:52  


香港對山坡保育經驗頗多,確實值得台灣借鑑。
  中評社台北9月25日訊/香港中文大學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客座教授段樵今天在《中國時報》“香港確有可借鑒之處”。作者認爲:“香港因較早進入現代化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進程,所以累積了一些先行經驗。”

  “行政院”吳院長在上任之前的香港行引發一些爭議,其中朝野民代對吳院長“考察土石流防災”多所批評。然而,香港真的沒有可供台灣借鑒之處? 

  其實香港因較早進入現代化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進程,所以累積了一些先行經驗。 

  例如,在災害防治方面,值得一提的有: 

  第一,山坡地的危險程度分級、周期性維修、重點深度維修等制度。香港由於平地極少,人口密度大,建築用地往往須以開山填海取得。所以無論在港島、九龍或新界略做瀏覽,就可發現許多道路都依山而建,不少數十層的住宅高樓建在坡邊,一半底層懸空,依靠數根裸露在外插入岩盤的樑柱支撐。 

  所以,險坡的維護非常重要,否則一遇較大風雨,就可能因土石流而釀成大樓崩塌的災難。香港今天較嚴謹的山坡維修制度,就是因為三十多年前,港島半山一幢以前述方式建築的住宅高樓崩塌,釀成災難後,深刻檢討,逐漸完善的。 

  筆者服務的學校就是一個縮影,校區內丘陵起伏,不少主要建築與道路係賴開山闢石建成,所以陡坡處處、樓底懸空的教研大樓也有好幾幢。平時在校園中時時可見山坡維修工程進行,這些屬周期性維修;而在風雨過後,往往又有重點維修。施工方式包括:鏟平坡頂、移走林木土石代以鋼筋水泥的岩壁與排水裝置、天然花崗岩壁縫隙灌漿加固工程等,因地制宜。 

  當然這一套做法,耗資甚巨,所以只能應用在居民聚居點與道路周邊地區。至於佔香港面積百分之八十的山林地區,除少數地點外,只能依靠平時的水土保育來維護了。 

  第二,平日救災作業也有一套標準程序。例如,發生火災時,應召到場的不只是消防車,一定還有一組救護車與警車的組合,以應不時之需。消防人員在火勢增強時,將火警程度依標準升級後,前述車隊的混合編組數目,即會相應增加。這樣的SOP,其精神是,寧可備而不用,也不要臨時才召喚警車與救護車,以致緩不濟急,造成人禍。 

  在工地維安方面,需長久施工的臨街地點,依法須設有鋼樑或類似物料支撐,並以鋼板為頂,設置有照明的行人通道,方便途人並保障安全。臨時高空作業,一定會封鎖毗鄰道路,以策萬全。 

  第三,災難應變日益迅速。香港特首固非直接選舉產生,但近年來為因應民意高張的現實,政府從專業導向轉為準選民導向,以貼近民意,爭取民心。具體表現如:港府一早即積極介入雷曼連動債求償事件,銀監會與金管局干冒得罪國際大行之險,為不少市民爭取到相當程度補償,贏得好評。 

  日前九龍一座興建中的全球第三高大樓,發生工業意外;電梯槽內的工作台突然崩壞墜下,六位在台上工作的工友遇難。特首曾蔭權在事發後二小時,即抵達現場視察與致哀。大樓發展商新鴻基集團(香港最大地產公司)與屬下承建商,立即組專責小組處理善後。新鴻基掌舵人當天即宣步,發放每位工友家屬道義援助的“恩恤金”及喪葬費港幣一二○萬元。次日更應家屬要求,表示會承擔每位遇難人士子女二○年的求學費用。 

  無論從危機管理或企業道德的角度,此宗慘劇凸顯出了香港官、商兩界體察社會脈動的敏感度與決策人的責任心,有了驚人的進步。報章輿論有謂這是汲取了台灣大災的教訓。 

  日前,同事也對我說:“香港學台灣學得真快”,我說“不敢當”。如果看台灣近日新聞,敢鼓足法律人的勇氣、硬著頭皮承辦世紀大案的法官,飽受恐嚇,社會上道義聲援卻那麼有限,我們台灣人在道德勇氣上的表現,真的不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