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國企會導致中國國家權力危機嗎?

http://www.CRNTT.com   2012-05-08 10:15:17  


 
 今天的中國,有關部門為了替國企擴張辯護,否認國企的擴張和其所產生的問題,他們所使用的資料主要是國企和非國有部門占總體GDP(國內生產總值)上的比例等數據。但這種簡單的比例毫無意思。現實的情形就是,非國有部門現在面臨各種嚴重的問題,例如很難從政府控制的銀行得到貸款、民間融資機構缺失、投資空間收縮等等。這些都和這些年的國有部門的急劇擴張有直接的關聯。在很長時間裡,民營企業和國有部門的競爭處於交織狀態。民營企業有一定的能力來抵抗國企的擴張。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這種局面得到很快的改變。政府所推出的4萬億“救市”資金大多流入國有企業部門。國企從此大擴張。這裡政策的失誤是很顯然的。政府利用國有企業來救市,可以理解。但政府沒有明確告訴國企,哪些領域可以去,哪些領域不可以去。結果,國企流向一切可以掙錢的領域,尤其是那些往日由民營企業所擁有的空間。這很快就導致了經濟結構的失衡,即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因為中國國企往往是大型企業,而民營企業是中小型企業,國企的擴張也導致了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之間的失衡。當然,最終是政府和市場之間的失衡。在國企和政府相結合的情況下,市場無能制約前者的任何行為。

  就像上世紀五十年代一樣,中國的民營企業開始“投降”了。有兩個已經發生和繼續發生的現象值得我們關注和深思。一是民營企業開始抱國企的“大腿”。連浙江那樣民營企業高度發達的地區,民營企業紛紛和國企“聯姻”。有的是自願的,有的是被迫的。為什麼作此選擇?為了活命,或者活得長一些。抱國企“大腿”就是以很高的經濟價格買一個政治上的保險。沒有一套有效的法律體系來保護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們就覺得很不安全。實際的情形是,不管民營企業做得多大,如果被權力盯上了,就會被搞得很狼狽,傾家蕩產的例子有,坐牢的例子也有。第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民營企業部門大量的企業家連同他們的資本迫於國內每況愈下的環境開始外流。這個群體的人中,一些人感覺到抱國企“大腿”的代價太高,一些人抱不上大腿,於是選擇出走。中國會不會重複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情況?如果目前的趨勢不能扭轉,那麼歷史必然重複。在全球化的環境下,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一旦出現,中國經濟必然遭遇大危機。

國企改革有三步

  所以說,如果美國的問題是華爾街,那麼中國的問題便是國企。怎麼辦?很顯然,必須深化國企改革。如何改革?

  就國家資本主義或者國企改革來說,目前爭論中的政策思路有二。一是西方新自由主義的思路,即全盤的私有化;二是具有中國傳統社會主義色彩的思路,即對國有企業進行“分紅”。無論中國還是西方,經濟自由主義一直在提倡私有化,因為他們把私有產權視為是最重要的經濟發展要素。這裡當然不討論這一理論的得失。要指出的是,全盤私有化並不是中國的選擇。有幾個因素的存在使得國家資本主義會繼續在中國存在下去。第一是,全盤私有化沒有政治可行性。也就是說全盤私有化的思路過於理想化,並不具有操作性。國有企業已經像美國的華爾街一樣,“過大而不能倒”。第二,更為重要的是,在中國目前的政治體制和經濟結構下,一旦龐大的國企被私有化,必然是“內部私有化”,即國企落入有錢有勢的少數人手中,從而不可避免要成為葉利欽時代俄國的寡頭經濟。第三是,目前國際經濟格局和國際形勢。中國總體上仍然處於後發展中國家,國家仍然需要繼續在提高中國企業在國際經濟中的競爭力過程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就是說,國有企業可以強化中國的國際競爭力。第四是,國有企業存在的“國家理性”,即國企在國家內部經濟運作過程中的作用。自漢代《鹽鐵論》以來,人們對國企的功能已經形成了諸多的共識,國企要在一些關鍵領域扮演關鍵作用,包括國防、基礎設施建設、應付危機、平准市場等。這些功能在當代仍然在繼續。

  “分紅”的思路反映了中國社會近年來對國企的憤怒之情。根據這種思路,國企仍然可以繼續發展壯大,但其所得的利潤必須和社會分享。這是一種簡單的“分蛋糕”的思路,也不是國企改革的出路。其一,這是向國企既得利益作完全的妥協,因為這樣做不會觸碰既得利益。既得利益出讓一部分利益是有可能的,但並不能有助於社會整體的利益公平分配。其二,這樣做不能有效改善中國的經濟結構,就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之間的平衡。其三,因此,這一思路最終會演變成貧窮社會主義模式,即國企的擴展和動力機制是成反比的。國企越大,其壟斷功能就越強,其轉移財富的能力越大,其越沒有動力機制來通過創新來創造財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