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連橫何以成為台灣第一知識分子

http://www.CRNTT.com   2012-01-25 10:40:44  


 
  英雄的誕生

  連氏1936年病故於上海。其骨灰十年後由其孫連戰奉迎回台。此後,連氏逐漸進入意識形態的正統話語之中,其形象一再被拔高,直至成為“民族詩人”、“抗日詩人”、“愛國史家”、“台灣知識分子第一人”等,頗有舍我其誰之態。此形象之變化,不無國民黨遷台之政治需要。

  國民黨播遷到台之後,追隨國民黨到台的復旦大學原歷史系主任、天主教神父方豪,首先注意到連氏。他曾寫數篇文章介紹連氏之思想文章。方第一篇文章便是《連雅堂先生之民族思想》。後來,方豪將連氏之事,告知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改造委員會秘書長張其昀。

  張對連氏亦有所聞。1949年12月,張在台灣文化協進會演講,表揚連氏說,“闡揚華族的民性,表彰春秋的大義,他實在是中國近百年史學界罕見的偉人。”此年3月1日,蔣中正複行視事,張獲任中宣部長,建議褒獎連氏。故連氏是台灣第一個獲得總統褒獎令的人。3月25日總統令下,全文照引如下:

  台灣故儒連橫,操行堅貞,器識沉遠。值清廷甲午一役棄台之後,眷懷故國,周游京邑;發憤著述。以畢生精力勒成台灣通史,文直事核,無愧三長,筆削之際,憂國愛類。情見乎辭,洵足以振起人心、裨益世道,為今日光復舊疆、中興國族之先河。追念前勛,倍增嘉仰;應予明令褒揚,用示篤念先賢、表彰正學之至意。此令。

  國民黨敗退台島後,痛定思痛,檢討失敗之因。1950年8月成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蔣中正親任主席。改造首先從思想上開始,即統一精神(見蔡玲、馬若孟《中國第一個民主政體》)。其次,國民黨在台島可算是“客居”,亟須召喚台灣本土之愛國精神。愛國,即愛黨、愛領袖也。因此,早前“眷懷故國”的連氏,成為國民黨改造委員會第一個樹立的愛國模範,絕非偶然。

  此年系連氏去世十五周年,張其昀數次講話,提出“台灣精神”。其要點無非是:連橫是“愛國保種”之模範,“愛我祖國,保我華族”,連氏通史之力量,超過日本海陸空三軍,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要發揚台灣精神,以洗神州陸沉之恥。此後,傅斯年、方豪亦開始追隨張其昀的調子,鼓吹連橫是“台灣文化第一人”。魏清德呼籲要印連橫全集。改造委員會委員十六人,唯一的台籍人士,便是連震東。

  第二年,連氏便進入各種初高中的國文課本。初中多節錄《台灣通史.丘逢甲傳》,高中課本收入其《台灣通史序》。張其昀的講話稿也被收入教材。這就是後世台灣人皆知有連橫之原因。連氏逝世二十周年時,張其昀在台灣師大演講,題目為《台灣大儒連雅堂》,推許連氏為“最偉大的台灣人”、“全國青年的模範人物”等。

  即便國史館長黃季陸早就考證並指出連氏不可能是革命黨人,但一些學者仍然對連氏極盡溢美之詞,奮不顧身地給連氏貼金,稱他早年加入同盟會,甚至這個結論還進入了教材,而林著對此的態度是曖昧以待。林元輝後來評價說,“至此連橫已儼然無德不具、無功不與、無言不立,成了另一尊神格化人物。”

  兩岸如今出版的通史,早已去掉日人的三篇序文,取而代之的四篇序文分別為林炳昶、章太炎、徐仲可、林南強所做。林著乃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又系官定文章,再者傳主為作者之外祖父,難免為尊為親而諱,多有附麗溢美之處,今人似不應苛責。

  如今台灣的許多公園、公共場所以連橫命名,這是神化連氏的後遺症之一。我們亦從中窺到黨國機器與個體命運之關聯。連氏三代後人亦得以庇蔭其下,乃至其遠祖連舜賓亦因此重獲後世重視,不得不說,乃系此通史之力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