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香港須改革稅制 化解矛盾 | |
http://www.CRNTT.com 2010-10-15 11:22:43 |
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了任內第六份施政報告,題為“民心我心,同舟共濟,繁榮共享”。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今年6月份進行的定期調查顯示,超過五成被訪者最關心民生問題,是2007年6月以來的新高,比率遠超經濟和政治問題。所以,施政報告集中處理民生議題,是貼近民意。但還有諸多後續問題,特區政府需要面對。 施政報告重民生問題 施政報告首重處理市民最為關心的住屋問題。施政報告表明,樓價高企與過去數年私人房屋供應量較少有關,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需增加土地供應量。這裡有兩個表態值得留意:一是若住宅樓價飆升,勾地情況不活躍,政府會主動拍賣適合發展住宅的土地;二是訂下建屋目標,在未來十年,平均每年需提供可興建約二萬個住宅單位的土地。這向市場表達了明確的信息,就是政府有決心維持穩定的土地供應量。 有質疑指這些表態未必能兌現或是杯水車薪,政府需要訂下更高的硬指標。但是,在歐美等地區醞釀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下,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資產價格陷入泡沫化的危機,政府確實有需要保持政策上的彈性,應付可能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 當然,政府領導層必須明白,其推出的配套措施大多為長期性,短期內未必能遏止樓價的升勢。雖然政府可能考慮現時不宜推出短期措施,鼓勵市民在資產泡沫下“上錯車”,但是民意必定有所反彈,認為“遠水不能救近火”,政府需要針對三大問題向公眾耐心解釋,包括政府可否盡快落實長期性的措施、如何確保土地供應一定能轉化成住宅供應,以及如何確保下一屆政府會持續落實有關指標。 另外,“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具有一定優點,但是資助市民自置居所公眾諮詢的結果是大多數人支持復建居屋。居屋已超過三十年歷史,受惠的家庭超過三十萬個,市民大多認同其功能。政府力排眾議,推出新計劃,該計劃的成效難免受到質疑。政府應就兩項計劃作出詳細比較,點明優劣,消除社會疑慮。否則政府難免受到沉重的政治壓力。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