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去貨幣化 能規避通脹風險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7-05 10:45:39  


大量貨幣進入市場必然引發如何規避通脹的思考
  中評社北京7月5日訊/《中國證券報》今天登出“國信證券研究部”的分析文章,文章認爲“我們認為,本次通脹預期的來臨緊緊承接著原先較強的通縮預期,這將直接導致宏觀經濟的主線由過去兩個季度的‘去庫存’轉向‘去貨幣化’,投資者必須對通脹重臨帶來的‘去貨幣化浪潮’進行戰略性思考。目前A股市場處在由快速上漲向緩慢上漲過渡的階段,估值水平回升接近尾聲,業績前景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需選擇相對低估和低漲幅板塊攻防兼備。因此,建議下半年投資者在行業配置策略先防禦(側重消費與服務),再進攻(先導與中游)。”

           “去貨幣化”趨勢及影響

  正如弗裡德曼所說,“通貨膨脹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一種貨幣現象”,各國央行正在推行貨幣互換、購買國債、調低準備金、再貸款、再貼現、放鬆信貸額度限制等等貨幣擴張措施,令長期國債收益率不斷攀升,市場已經累積了較大的通脹預期壓力。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通脹預期的來臨緊緊承接著原先較強的通縮預期,這將直接導致宏觀經濟的主線由過去兩個季度的“去庫存”轉向“去貨幣化”:各個行業、各個企業開始懷疑貨幣的真實購買能力,結束現金為王、持幣待購的心態,進而表現出交易熱情的釋放。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必須對通脹重臨帶來的“去貨幣化浪潮”進行戰略性思考。

  首先來看“去貨幣化”的概念。“去貨幣化”是指微觀經濟決策主體懷疑貨幣的真實購買能力,把現金換為實物,等待通貨膨脹,整體經濟持幣待購心態發生逆轉所導致的交易活躍現象。

  就宏觀經濟而言,“去貨幣化”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各大市場交易活性的上升。由於前期發生了去庫存浪潮,整體經濟的交易總量基本等於微觀經濟主體“最小必要”交易的總和,各類經濟指標快速硬著陸,同時定期存款占比提高、國債等現金的替代儲存物價格上升(收益率下降);而“去貨幣化”的來臨,將使微觀經濟主體的交易開始大於“最小必要”交易,其總和所蘊含的各項宏觀經濟指標則將從硬著陸開始較快反彈,同時,資金從定期存款、國債等現金替代儲存物流出,國債價格下降,收益率上升。

  其次,對於“去貨幣化”,必須緊緊把握四大基本特征:一是“去貨幣化”緊緊承接“去庫存”浪潮,二是“去貨幣化”不發生在持續通脹期,三是“去貨幣化”不等於“庫存回補”,四是“廣義去庫存”壓力不妨礙“去貨幣化”浪潮的發生。

  “去貨幣化”必須尋找標誌性的指標。顯然,這些指標也是通縮轉通脹的標誌性指標。這些指標要求其能夠反映資金的流向、交易的活性、以及較為穩定的通脹預期。具體標誌包括“去國債化”、M1/M2、M2增速與實際GDP潛在增速之差,而去美元化、去黃金化是去貨幣化兩大充分非必要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