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論壇:選後兩岸關係機遇與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8-12-07 00:32:07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台海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員 謝郁(中評社 張爽攝)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台海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員謝郁表示,2018台灣九合一選舉反映出蔡當局執政不得人心,島內民心思變。選舉結果對島內政局產生重大影響,2020年大選態勢丕變。

  如何解讀此次九合一選舉,她談到了幾點看法:其一,台灣民意周期性鐘擺,兩黨格局尚未解構,進入藍長綠消、國進民退階段;其二,此次選舉是對民進黨的不信任投票,但不是對國民黨的信任。其三,此次選舉是藍營一次自下而上的團結作戰,但不意味國民黨的問題解決了。其四,第三勢力正在聚集,但在藍綠夾擊中,尚未破繭成蝶。其五,全球化浪潮下,公民運動興起,台灣也不例外,公民意識覺醒,社會大眾不信任所謂精英權威,喜愛草根型政治人物,厭惡政黨惡鬥,不受藍綠綁架,對政黨的不信任度急速上升、容忍度快速下降,重視經濟民生,輕忽政治議題,成為這次選舉中民意的一次集體表達。

  對於此次選舉中折射出的兩岸關係問題,謝郁認為,第一,兩岸關係緊張,台灣經濟受損,島內民心有感。兩年多來,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島內民心處於集體的焦慮與迷茫,對台灣現狀不滿意,對兩岸未來不確定;第二,不可否認,此次選舉是地方性選舉,以經濟議題為首,但是在經濟訴求的背後,其實與兩岸因素分不開,民眾對蔡英文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結果不認同,期待兩岸平穩,民生受益。選後“九二共識”成為新當選縣市長口中熱詞,說明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中發揮重要的定心丸作用;第三,儘管有美國在後面支持,但仍未能改變選民用選票唾棄民進黨。民進黨的慘敗,也是對美國支持蔡英文當局抗陸求獨政策的否定,在美台關係、安全保護面前,民生經濟受損才是民眾的切膚之痛。美國打台灣牌,台灣民意並不買帳。

  明年兩岸關係將如何走?謝郁坦陳,明年兩岸關係形勢依然面臨挑戰。明年是大選年,選舉中兩岸議題會如何發酵是一大變數。此外,美國因素仍不可忽略,在台灣明年的選舉中美國會更加用心插手台灣局勢。東京奧運公投失敗,挑戰兩岸紅線的急進“台獨”冒險並不得人心,但這並不等於島內統獨民意已發生了重大結構性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