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 |
中評智庫:國民黨“本土化”的經不能唱歪 | |
http://www.CRNTT.com 2017-08-10 00:13:50 |
二是黨務運作的“地方化”。國民黨權力運作體系的“本土化”有多個面向,其中最為顯著的標誌是地方黨部主委遴選任命方式的變化。國民黨逃台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國民黨中央依靠威權體制、龐大的黨產與豐富的行政資源,牢牢掌控地方黨部與地方派系。地方黨部主委大多數時間扮演“黨主席在地方第一線的耳目”角色,發揮“協調派系政治資源”、“派發選舉利益”等功能。即使在2000年國民黨在台灣首次下台,國民黨仍依靠著對地方黨公職樁腳與農漁會系統的掌控,以及黨產的分配,繼續控制著地方黨部。不過,隨著台灣地方政治生態的顯著改變,國民黨中央與地方黨部的關係出現新的變化。早在馬英九擔任黨主席期間,黨內就曾多次出現要求黨部主委直選的聲音,馬英九還一度將此議題當作參選黨主席的政見,但礙於黨內對“一旦直選,地方黨部將派系化”的擔憂,有關這一議題的提案僅停留在研議階段,未能落地實施。2016年國民黨在台再次丟掉政權後,黨內外的政治形勢再次出現劇烈變動。在民進黨當局全力追殺下,國民黨龐大的黨產被凍結,面臨充公的命運。喪失了黨產的黨中央已經不能像過去一樣給地方黨部挹注資源。地方黨部不僅享受不到黨中央以往挹注的大量“奶水”,反而要承擔為黨中央“募款”功能。2016年9月4日,國民黨“全代會”在多數黨代表與中央委員支持下通過黨章第26條修改案,將地方黨部主委的產生方式由過去的黨中央直接任命調整為由地方黨員直選。同時規定,黨章修訂一年內實施完畢。國民黨這一黨務運作制度的重大變革是繼2000年實施黨員直選黨主席後的第二次重大黨務變革,標誌著國民黨黨務運作體系“地方化”邁出實質一步,並預示國民黨政黨文化、地方政治生態等將發生新的轉變。未來不僅國民黨與台灣地方連結的程度更深,而且黨中央與地方黨部的關係將出現新的變化,地方黨部很可能不再是黨中央的“直營店”,而朝“加盟店”方向轉型。 三是意識形態的“本土化”。國民黨意識形態的“本土化”從蔣經國時期開始,歷經李登輝、連戰、吳伯雄、馬英九、朱立倫等黨主席時期而逐漸深化。儘管洪秀柱擔任黨主席後,試圖減緩甚至扭轉這種趨勢,將國民黨拉回到“認同本土、兼顧大陸”的道路,但是2017年黨主席選舉“本土派”、“淺藍派”代表吳敦義勝選的結果,標誌著國民黨意識形態“本土化”之路已經不會回頭。從吳敦義一貫的大陸政策主張及其政治背景來看,未來國民黨政黨信念的“台灣化”、政黨目標的“避統化”、“中華民國”的“台灣化”、兩岸定位的“維持現狀化”、台灣前途的“自決化”等方向難以扭轉。國民黨在一個完全出身本土的黨主席帶領下,意識形態已經很難回到“支持統一、促進統一”的狀態。在“大中國情懷”上,吳敦義即使出於民族血緣關係,堅持認同中華民族與“炎黃子孫”身份,但對中國的情結、對中國人的認同已不可能與馬英九、洪秀柱等“外省籍黨主席”同日而語。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