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智庫雜誌:雙重自我殖民下的反課綱微調

http://www.CRNTT.com   2015-10-04 00:06:49  


 
  1987年9月2日,日本國會終於通過“台灣住民原日本兵、軍人、軍屬、戰死者等之慰問金法律案”,決定戰死者慰問金每人二百萬元。

  宮崎繁樹教授是一位有學術良知的君子(日語稱為“人格者”)。日本政府始終是把台灣的原住民當作“戰爭工具”,而台北帝大的教授們則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幫兇!今天台灣教育界的當務之急,就是每一個人都要堅持自己的學術良知,建立獨立於政治之外的自主學術傳統。如果台灣的教授們不能保持清冷的批判意識,甘於作為政黨或金錢的工具,甚至不惜以學生作為犧牲,台灣社會必然永無寧日,台灣前途不問可知!

  結論

  2013年6月13日,習近平接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時說:“我們追求的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我們有耐心等待。”此後,習近平多次提及“心靈契合”,陸方涉台評論也經常引據。

  然而,從本文的析論中,我們卻可以看出:台灣社會中兩種不同的“自我殖民”已經使得所謂“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變得愈來愈不可能。近二十年來,北京當局的兩岸政策雖然未能接受“中華民國”四個字,其所思所行,皆在希望台灣能夠維持“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憲法”,甚且紀念孫中山、辛亥起義、對日抗戰,努力想要為台灣“補實”“中華民國”的內涵。相對而言,民進黨及“台獨”勢力則只接受“中華民國”的招牌,但否定孫中山、去蔣介石、反對“憲法一中”,蔡英文更稱“我的“中華民國”沒有長江、黃河,只有濁水溪”,全力“掏空”“中華民國”的內涵,甚至不惜以“殖民進步論”來否定自己的文化傳統。明年“總統”大選後,民進黨如果再度執政,這個層次的“自我殖民”必然加速進行。此次“反課綱微調”的學生運動,已經顯示出此一趨勢。

  然而,這僅只是政治層次的“自我殖民”而已。學術層次的“自我殖民”則是五四運動之後,兩岸的“歷史共業”。自從佛教在漢代進入中國之後,“儒、釋、道”三教合一始終是維繫中國民間社會的文化傳統,這樣的文化傳統進不了社會科學的殿堂,青年學子的心靈充滿了以個人主義作為預設的西方理論。在這兩個層次的“自我殖民”交互作用之下,大家必須思考的問題是:到了我們的下一代,兩岸還有“心靈契合”的可能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