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一個社會主義者對蘇聯滅亡根源的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13-03-02 08:53:32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沒有成功,這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他所做的一切,並非都一無是處。莫德羅對於戈爾巴喬夫所倡導的公開性是持肯定態度的,他認為:“公開性和透明度被認為是改革的內部屬性,是一對孿生子。”(14頁)有不少人指責戈爾巴喬夫的公開性導致了對蘇聯歷史的否定,但莫德羅卻認為揭示長期被掩蓋的歷史真相並沒什麼不對。“作為一個社會主義者,我堅信,只有事實本身能夠幫助我們。從這個意義上講,戈爾巴喬夫是完全對的。”“戈爾巴喬夫也沒有揭露出什麼新東西。關於過去的歷史,大家早就一清二楚,我們只不過讓爭論對方感到一點快意罷了。”(15頁) 莫德羅肯定了戈爾巴喬夫揭示真相的勇氣,莫德羅向掌權者們提出以下這些根本性的問題:我們是在不懈追求一七八四年法國大革命的理想,還是用黨機關專政取代自由、平等、博愛的原則以及馬克思的著名論斷,即一個社會的自由必須以每個個人的自由為前提?或者僅僅是社會的管理者?我們是為掌權而掌權,還是行使權力為所有人謀福利?社會主義是目的本身,還是在於實現一次歷史使命,即把地球變為所有人都能安享自由和正義的地方?”“戈爾巴喬夫以他自己的方式這麼做了,很可能為時已晚,而且沒有顧及這麼做的後果,但是,他畢竟做了。”(76頁)蘇聯七十年積累的矛盾與問題,在戈爾巴喬夫放鬆控制的條件下集中噴發出來,確實難以招架,蘇聯社會主義的失敗在所難免。

  莫德羅提出的第三個重要問題是蘇德關係問題。正如書中所描述的,蘇聯與民主德國兩黨兩國關係一直都是不平等的,蘇共一直干涉和控制著民主德國,當然也向它提供援助,以保護社會主義這個橱窗在西方面前的形象。戈爾巴喬夫上任後,改變了對東歐的政策,不再干涉其內政,結果保守的昂納克對蘇聯的改革進行排斥。一九八九年十月在人民的抗議浪潮中,昂納克下台,民主德國才走上改革之路,但為時已晚。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柏林墻倒塌後,民主德國的局勢失去控制,德國統一的問題提上了日程。

  在這種情況下,莫德羅臨危受命,成為民主德國總理,他寫道:“十一月十七日,我發表政府聲明,堅定不移地拒絕統一。我信賴進行改革的社會主義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願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睦共處。我主張根據條約和協議建立一個契約共同體,使之成為歐洲大家庭的基礎。”(87頁)民主德國領導人希望得到戈爾巴喬夫的幫助,不讓聯邦德國吞並民主德國,戈爾巴喬夫十二月在蘇共中央全會上信誓旦旦地宣稱:“我們堅決聲明,我們決不讓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受人擺布。它是我們的戰略同盟者,是華沙條約的成員。”(90頁)但在戈爾巴喬夫的內心深處,他已經意識到德國統一不可避免,一九九○年一月底,戈爾巴喬夫吩咐阿赫羅梅耶夫元帥,準備把軍隊從東德撤出。 戈爾巴喬夫沒有及時與科爾達成協議,未能履行對東德領導人的承諾。

  對於民主德國來說,戈爾巴喬夫沒有利用蘇軍尚留駐民主德國之機,與科爾討價還價,莫德羅認為:“戈爾巴喬夫在對外政策上的最大錯誤是蘇聯對德國的政策,其中包括蘇聯在‘2+4’條約上做出了讓步。顯而易見,他從來就沒有意識到這項條約真正的歷史分量。由於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導致民主德國未經商定就開放了邊界,這使得莫斯科無端承受了巨大壓力,對此沒有人懷疑,但是,在此之後,他沒有充分利用每一個機會來對歷史進程施加更大的影響。”(161—162頁)但是,當時民眾湧向西德,民族統一的願望極其強烈,是外力難以阻擋的,被國內問題困擾的戈爾巴喬夫主動放棄了對德國統一進程的影響,這與他的外交新思維理念是一致的。

  對此,莫德羅也看到了,他也承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不是被莫斯科叛賣或者出賣的。只是莫斯科的領導沒有堅定不移地支持這些國家,沒有代表這些國家的利益,其實也沒有代表莫斯科自己的利益。”(104頁)實際上,蘇聯並不是無條件地為兩德統一提供方便,戈爾巴喬夫從聯邦德國也得到了一些他想要的東西:為了解除蘇聯對其安全的擔憂,統一後的德國雖然留在北約內,但其軍隊要裁掉一半(剩三十七萬人),拒絕製造和擁有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並不擴散這些武器,在過渡期內蘇軍留駐民主德國,北約軍隊不向民德地區擴展,奧德-尼斯河為德波永久邊界,承認了戰後的邊界變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